“时代三躁症”导致“煎饼人”盛行

时间:2012-05-16 13:43   来源:燕赵晚报

  如今,随着各种信息渠道的发展,许多人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如煎饼一样薄而大。这样的人被称为“煎饼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多是一知半解的“煎饼人”。(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时下,“三躁”(急躁、浮躁、暴躁)成为不少人的通病,“煎饼人”与此关系密切。

  先说浮躁。从前人们热衷于技术攻坚、学术攻坚,将专业和专长当作一种职业成就,为此哪怕是皓首穷经、枯坐板凳,也觉得趣味无穷。很多专家、学者更是目不窥园,淡定自若,潜心学术,心无旁骛。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取巧会受到轻视和否定。“精尖”有市场,“煎饼人”自然就吃不开。

  可当下的技术和学术环境已发生了变化,会钻研的不如会攻关的,踏实干工作搞学问的不如会搞关系的。很多专家不得不跑项目、抢课题,功夫花在科研外。不少专家、技术人员都是一知半解的“学术煎饼人”,因为关系好,照样能得到所谓的“成功”,如此一来谁还愿意当“傻博士”呢!

  急躁、暴躁就更好理解了,很多年轻人患上了成功焦虑症,万事趁早成为首选。因为梦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他们将规则和敬畏感扔到了一边,钻研歪门邪道厚黑学,急功近利。没了学术静气、人格静气,造就了很多夸夸其谈的“煎饼人”。

  满足于一知半解,热衷于假大空和外在虚华,原创力当然就会降低。有数据显示,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恐怕与这种思维和现状不无关系。

  更重要的是,浅薄成为时尚,就会让厚重成为边缘,加剧了学术发展、专业发展的庸俗化、市侩化和功利化。有钱就干,没钱就不干,加剧社会文化的精神冷漠,以及学术文化的近亲繁殖、帮派主义等。

  拯救和改善“煎饼人”现状,就要让公平本位、老实本位得到货真价实的落实,让考评机制多一些宏观期待、远景考察,而不是满足于花拳绣腿。要让人有时间、有心情,静下心来,认真搞研究。什么时候跑项目、善公关不再是社会时尚,“煎饼人受宠”的风气和现状就能得到较好的纠正!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