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举报学生抄袭”具有标杆意义

时间:2011-11-09 14:27   来源:人民网

  日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钱三强之子)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中国教育界学术打假和惩治腐败的艰难》的文章,记叙了他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对自己的学生胡震本科毕业论文打假的过程,打假历时1年多,至今未有结果。钱思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没有私心,之所以一直打假,就是想最终获得川大、北大或者教育部其他机构一个说法,到底什么样算抄,什么不算抄,给广大学生给教育界做一个标杆,没有为了个人恩怨。”(11月8日《广州日报》)

  老师举报学生论文抄袭,且老师是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之子、北大教授,当这些关键词叠加在一起,一时引发热议,有赞有弹。其实,老师打学生的假并非新闻,早在2007年底,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就联名举报其学生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后来,李连生的博士生导师资格被撤销、教师聘用合同被解除、西安交大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行政职务被免除。

  当然,具体到这起事件,胡震的论文有没有剽窃,尚需认证,既不能冤枉无辜者,也不能放过剽窃者。钱思进表示其打假是为了“给广大学生给教育界做一个标杆”,能不能成为标杆,需要时间和事实检验。但是就现在而言,钱思进打假本身,即具有标杆意义,值得人们思索。

  对学术剽窃,学术腐败,就需要一种“撕破脸皮”的勇气,需要一种不妥协不苟且的决心。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同样的道理是,吾爱吾徒,吾更爱真理。老师发现了学生论文涉嫌抄袭,不能视而不见,而学生发现了老师学术腐败,也不能闭上双眼。事实上,不少老师明明发现了学生抄袭却不置一词,而学生了解到老师有学术不端,也不讲原则地为老师辩护。此外,有的老师和学生结成利益共同体,比如指导的学生涉嫌论文抄袭,被媒体曝光后,学生往往完全揽下来,而老师则表示不知情。这种做法,是对学术纯洁的伤害,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师生不讲原则地结盟,也是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出现的一个原因。

  师生要以真理为重,要讲原则,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也不能纵容学术不端。学术不端行为被揭曝了,相关高校如果捂盖子,百般矫饰,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会适得其反,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真正负责任的做法是,积极介入调查,及时公开真相,严格惩处当事人。遗憾的是,面对学校老师或学生被指学术不端或腐败,不少高校通常有三种表现。一是,装聋作哑,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二是迅速切割,极力撇清关系,比如辩称毫不知情,(学术不端)纯属个人行为;三是,极力消解,迅速灭火,动用各种关系和手段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对举报者威逼利诱。据报道,某高校教授被同事举报学术腐败,该教授所在的高校竟然如此劝说举报者,“现在高校科技腐败成风,请你们不要大惊小怪。请你们珍惜和爱护学校的声望和排名,不要搅乱了学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相关负责人甚至指责和威胁举报者,“这潭浑水是你们搅和起来的,你们是始作俑者。你们中如有人愿意退出,为时不晚。”如果高校持这样的态度,学术腐败就不可能消失。其实,高校不仅需要严惩当事人,还需要进行反思,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面对学术腐败,职能部门同样需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如果学术腐败被揭曝了,所在的学校装聋作哑,职能部门再不管不问,任凭舆论质疑,到最后学术腐败就有可能不了了之。值得激赏的是,在这方面,我们的职能部门态度坚决,措施果断,比如西安交大原教授李连生因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科技部公开撤销其昔日获得的国家科技奖项。职能部门坚持原则,恪守正义,钉是钉铆是铆,是对学术腐败者的震慑。对学术腐败者者不留情面,对诚实而不断钻研的科学家大力褒扬,这是遏制学术腐败,创造良好学术氛围的巨大推动力。

  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绝非不治之症,遏制乃至杜绝这些现象发生,并非无计可施。只要制度不断推进,职能部门、高校与科研机构携手封堵,再加上整个学术圈都能形成一种零容忍的态度,每个学术中人都强化自律,也许有一天,令人诟病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就会大为减少。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