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化”与“中化”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有不少学者专家号召全国人民,不要过美国的母亲节,并呼吁尽快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专家学者担心,过“美国的母亲节”,会影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影响国家信仰与民族凝聚力。
可是,问问普通中国人,在给母亲庆祝节日时,谁会觉得自己是在过“美国母亲节”?母亲节的原产地确实是美国,中国人现在有了过母亲节的习惯,是改革开放年代里“拿来”的结果。感恩母亲,颂扬亲情,和谐家庭,母亲节作用不小。
专家学者担心:“千万不要把我们的节日都‘西化’了!”但是,换个角度看,中国人用美国原创的节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难道不是把美国人的节日“中化”了吗?为什么只看见“西化”而看不见“中化”呢?而且某些专家学者的逻辑也是自相矛盾的:“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定的母亲节,也不是国际上公认的母亲节”——为什么一定要“国际公认”呢?中国人自己认的就不行吗?缺乏文化自信的,不正是某些专家学者吗?他们总是眼睛向上,向“有关部门”发出呼吁,好像“有关部门”一发话,明年大家就热热闹闹过“中华母亲节”了。文化选择,往往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在文化这件事情上面,权力不等于权威,真正的权威是众多无名氏的不约而同(当然,这个约定俗成后面所隐藏着的某种文化密码,是可以分析的);更何况,大家都看到,在文化方面,公权力所擅长的,或是保护性拆除,或是毁灭性开发,让文化围着金钱转。由他们来指导民众精神文化,算了吧。
可以预料:即使有关部门宣布某月某日为“中华母亲节”,这个节日也不可能走进普通民众的家庭。无法想象,一个不尊重民众的决定,会被民众欢天喜地地接受。
孟母还是楼小英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是全国政协委员,在2004年“两会”上,他提交了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提案,还建议把孟子的出生日农历四月初二定为中华母亲节,孟母则顺理成章地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这几天,孟母又被抬了出来。那么,孟母是否能够担当“母亲偶像”的使命呢?孟母所遵循的价值观是否能够引领当代社会呢?
从墓地到集市,再到学校、文庙附近,孟母三迁的过程,是一个从边缘到主流,从底层向上层流动的过程。在一个平等缺失的等级社会,孟母的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是,推崇孟母为“母亲偶像”,就等于承认了平等缺失的合法与合理,等于放弃了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孟母三迁》故事的结尾这样阐发:“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就是说,那些底层的孩子和商人都是不可接触者,只有读书人和官员才能给人好的影响。也许孟子生活的时代是如此,现在呢?
很多人都知道,金华五里亭,有一对靠捡废品为生的张洪斌楼小英夫妇,他们先后收养过30多名孤儿。这些孩子当中,有的后来被人抱养,有的由张、楼夫妇养大、成婚。据《金华日报》日前报道,张洪斌老人已经去世, 楼小英已经88岁,身体已经很弱。这种超越血缘、超越一己之利的母爱,难道不是更无私、更伟大吗?如果要设立“中华母亲节”,需要一个“母亲偶像”,楼小英当之无愧。
孟母如果生活在今天,恐怕很难自由“三迁”。无数年轻的农村母亲,忍痛把年幼的孩子丢在家乡,自己到城市打工。也有把孩子带到城市的,但是,在不少方面,他们不能跟城市儿童享受同等权益。如果阶层固化的壁障不破,社会资源分配缺乏公平,这些中国母亲和她们孩子的基本权益就得不到改善,“孟母三迁”的故事只能反衬当今许多普通母亲的困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