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丹凤县推出“商丹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项目”,将投资112亿元、历时5年打造贾平凹作家村、商山商祖文化区和龙驹老街“三大黄金旅游板块”。据悉,丹凤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长期靠财政转移支付吃饭。2011年丹凤地方财政收入仅完成1.56亿元。(4月19日《光明网》)
2011年丹凤地方财政收入仅完成1.56亿元,居然要投资112亿元、建“贾平凹作家村”,这真是大手笔,其步子之大,胆子之狂,有一种“放卫星”的味道。不知道,112亿元建的是“贾平凹作家村”,还是打造“海市蜃楼”?
112亿元不是小数目,而是天文数字,对一个贫困县来说,完全是不能承受的。况且针对的是一个健在的名人,如此大兴土木,实在令人不解。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至今年2月,原县委书记李选良主政丹凤期间,施工建设项目多是通过BT模式、或由中标者先垫资修建。不过县域发展有了生机的时候,政府的负债已达7亿元。因为私人的垫资还不上,不少归口单位的局长、科级干部不敢回单位上班,长期在外躲债。在如此现实困境下,还要花费如此巨资建“贾平凹作家村”,其底气何在?如果项目失败之后,所留下的巨债谁来还?
官员热衷于形象工程的,我们见过太多,一边是老百姓怨声载道,一边是形象工程不断翻新,官员仍旧一意孤行,甚至迫不及待。据了解,目前,项目未经专家评审论证,工程可行性报告还未编制完成,但在此期间,一些项目的推介会和有关的招商活动已开始进行。官员如此心急,无非是因为权力不受约束,即便是钱投下去了,“赚”不回来,也不用他们操心,反正花的不是个人的钱,而还债根本不用自己操心。
其实,借一个作家来打造旅游景点,这种做法是相当玄乎的。因为正如钱钟书所说,吃了鸡蛋,难道一定要看鸡的长得怎么样。喜欢贾平凹的人不少,而贾平凹的作品也给力,这并等于说一定要去他的故居看看。冲着他去的人或许不少,但从旅游的角度看,可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这是在旅游投资,如果赚不到钱,就要亏大了。任何项目,都不能不计成本,不计后果。
112亿元是建“贾平凹作家村”还是打造“海市蜃楼”?(郭文斌 原题:建“贾平凹作家村”还是打造“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