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   社会

螺旋藻“变脸”检验着监管成色

2012年04月11日 08:24:00  来源:燕赵晚报
字号:    

  2月29日和3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向地方监管部门下发内部通知,通报检出铅、砷超标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和内容物涉嫌欺诈的8家鱼油生产企业名单。3月30日凌晨,国家食药监局对外公布的“最新”抽检结果显示,原先“黑名单”上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仅剩1家产品不合格,而原先8家鱼油产品变为3个为假冒产品、其余产品检查结果未予公布。(4月9日《经济参考报》)

  是什么导致了检测结果的朝令夕改?两次检测,遵循的是不同的标准。“一般标准”的铅标限值是0.5mg/kg,另一个是“特别标准”,即“固体饮料和胶囊产品标准”限值为2.0mg/kg。而螺旋藻片剂的铅标限值究竟执行什么标准,据说没有明确规定并处于“学术争论的范围”。

  耐人寻味的是,何以先前在监管检测中要执行0.5mg/kg铅标限值?事实上,专门负责保健食品审批的国家食药监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相关人士和审评组专家也承认,片剂既非固体饮料,亦非胶囊,应以“0.5”作为标准。“结果随着标准变”的事实表明,监管部门很难逃脱“被公关”的嫌疑。

  监管部门是在“标准事件”中找平衡:一方面,监管的责任与压力,使其必须对所抽取的样本负责,正是因为执行了较为严格的铅标限值,才出现了超标问题的发生。但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又必须考量一个行业的发展情况。这正如乳业标准的改变一样,顾及现实情况也是一种折中之法。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讲依然是监管的态度使然。变脸的螺旋藻检验着监管的成色,这种态度上的反复,对监管部门的公信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伤害。对于这一社会极为关注的“检验结果之变”,有关部门应主动作为,厘清其间究竟属于“学术之争”,还是涉及内幕交易行为,才能最大限度消除负面效应,换回公众信任。

[责任编辑:樊玉娇]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