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超标820%”的保健食品螺旋藻,竟是经审批许可、被戴上“蓝帽”认证标志的合格产品。记者调查发现,“绿A”“汤臣倍健”“清华紫光(金奥力)”等螺旋藻“蓝帽”产品,涉嫌“重金属铅含量超标”,危害人身健康。(本报今日13版报道)
的确令人费解——“蓝帽”是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既然是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那么,这些“铅超标”的螺旋藻,又是如何被职能部门审批合格、准许面市的呢?
经国家多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8大品牌的螺旋藻“蓝帽”产品,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汤臣倍健”超标100%;“圣奥利安”超标200%;“康特力斯”超标820%!
检测结果是令人后怕的,因为,我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规定,除胶囊、固体饮料外,一般食品中的重金属铅含量不得超过0.5mg/kg。营养学家说,过量的铅在人体内慢慢积累,会酿成铅中毒。长期服用铅超标的螺旋藻,有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贫血甚至肾功能损害——堂堂保健食品不仅没有一丝保健功效,反而危害甚多,这样的乱象根源又在哪里?
记者调查发现,企业大都通过中介机构来申报,而审批背后存在着一条从申报企业到中介机构,再到审批部门的利益链条。纳税人供养着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指望他们来为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尽心把关、恪尽职守,而不是放任申报流程造假而蒙混过关。中介机构违法赚钱是很龌龊,可是,再怎样龌龊的“内幕交易”,如果政府“守夜人”能秉公执法,那些勾当是没有多大市场的,完全可以被“守夜人”发现、制止,甚至是依法严惩。怕就怕,在那些见不得光的“内幕交易”中,“守夜人”自甘沉沦,干着那些权钱交易、放任自流、失职渎职的勾当,使审批环节成为“守夜人”贪赃枉法的权力自肥场!
“蓝帽”审批究竟喂肥了谁?从记者暗访来看,中介机构员工也“叫屈”:向申报企业收取的“技术服务费”,有相当部分被检测部门或审批部门“权力寻租”了。中国保健协会相关负责人更透露说,一些检测机构发现检测结果有问题,会给关系好的中介或申报企业打电话,暗示哪儿出了问题。这时,中介或企业赶紧把钱递上,检测机构就会对数据做相应调整——喂肥了谁,其实答案很清楚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已责令相关部门召回问题产品,将依法严厉查处涉事企业——这样的表态无疑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涉事企业当然要依法严惩,可是,最关键的环节上出现的猫腻呢?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环节上究竟有没有权钱交易、贪赃枉法的勾当?难道就不需要严惩吗?否则,打蛇不打“七寸”,又有多大的震慑力呢?国家食药监局局长尹力表示,保健食品监管是重大民生问题,必须坚守监管底线——的确,唯有监管底线牢不可破了,那些“牛鬼蛇神”才不会危害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