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然而,记者在广州一些户外工作场所走访发现,虽然连日来气温超过35℃,高温补贴却发放不到位或者完全没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不少坐办公室的公务员、白领们却有高温补贴,受访者最高补贴达300元/月。(8月4日《南方都市报》)
蓝领没有,白领有,农民工没有,公务员有,头顶烈日的没有,喝茶看报的有,汗流浃背的没有,舒服惬意的有… …随着气温的持续走高,一个叫“高温补贴”的名词跃入公众的眼帘。按规定,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高温补贴却“中暑”了——耳不闻,眼不辨,头昏脑胀,胡乱发放。于是,真正战高温,斗酷暑的“捞不着”高温补贴成了个普遍的现象,而室内吹空调,喝茶水的“捞外快”也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秘密。其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温补贴,并不是因为高温补贴油水有多大,不是离了这点钱就揭不开锅,而是质疑隐藏在其背后一系列的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
单位门口正在修路,一群来自外地的民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每次看见他们都是在不停的劳作,宛如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因为修路,公司班车停运,晚上下班只能步行回家,恰逢工人们上夜班,笔者就跟他们闲聊了起来。上夜班有夜班费吗?有,按小时算,白天干8个小时100元,晚上工作4个小时50元。知道高温补贴吗?啥?天热了还加钱,想什么美事呢,工资能按时发就不错了!
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顶一片天,共饮一江水,有的人朝九晚五,一周双休,享受着高工资、高福利,领完过节费,又拿年终奖;而有的人闻鸡而起,日落而归,一年从头忙到尾,到头来别说加班费了,连“上班费”都要寻死觅活才能“讨”来。分配制度的不公,导致阶层的分化,此时此刻,需要全社会拿出良知来关心底层的民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盯上“高温补贴”的落实,其实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质疑的人多了,较真的人多了,不公开才会变得透明,不公正才能得到纠偏,不公平的鸿沟才可能被逐渐填平。
消除不公,就从这个已经浮出水面的高温补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