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要“建得好”“养得起”

时间:2011-08-05 14:11   来源:羊城晚报

  最近,安庆太湖最大拆迁安置小区的严重质量问题举国关注。笔者痛感,保障房自身也面临如何“保障”的问题。

  2011年全国要新开工保障房1000万套,广东要开工31万套,广州要开工8.5万套。规模空前的“造房运动”,给缺房户带来了憧憬,但“豆腐渣”工程也屡有所闻。

  建房子,表面上技术含量不多,实际上对管理要求非常高。由政府成立一个“重点办”,搞一个“指挥部”,这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要求。政府在大兴土木之前,应首先明确建设主体、管理体系、监管机制。

  笔者认为,保障房建设全面采用“公司化管理”,是目前必须立即作出的选择。只有“公司化管理”,才能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把房子建好。再引申一下,就是保障房建设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包括开发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一个问题是,保障房要“建得起”,还要“养得起”。广州今年计划建设的8.5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占了大半。廉租房按每平方米1元象征性收租金。公租房的租金按照市场租金的40%-60%来收取。

  以此算来,公租房和廉租房的租金,非但不能还本付息,连维护费用和物业管理费用都不够。政府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要背负保障房管理维护的巨大财政负担。

  因此,如何增强保障房的“造血功能”,已是急需研究的问题。例如,商品房项目配建部分保障房,是一个好的思路。又例如,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项目考虑增加商业和经营性物业,以一次性投入,换取未来的稳定收益。

  一句话,保障房也要引入经营思路。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