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   社会

谁来破解“达芬奇密码”

2011年07月15日 14:12:00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就造假事件召开发布会。总经理潘庄秀华坚称公司代理的意大利品牌产品均是原装进口,同时承认其美国品牌与国内工厂合作过。潘庄秀华现场诉说发家史,表情丰富,涕泪横流,却只字不回答媒体和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许多媒体都刊载了潘庄秀华的哭脸特写,有的还别出心裁,以相框装饰,活脱脱一幅“蒙娜丽莎的眼泪”!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蒙娜丽莎的眼泪”当然解不开“达芬奇密码”,只是一场拙劣的表演罢了。

  达芬奇家居在诸多不利证据面前,依然坚如磐石,决不改口,最重要一点,恐怕就是他们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进口”语义的理解。产品由意大利生产,销往中国,这是原汁原味的进口;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工厂,产品出口之后再进来,这也是公众所理解的两种“进口”。企业是国内企业(或国人在境外注册的企业),产品由国内生产,形式上出口后再回来,这也是“进口”,甚至于出口不离境,只在保税区待上一晚,归去来兮,也是“进口”,至少身份得到相关手续的证明,这恐怕就是“达芬奇密码”。

  纠缠于过程,迷失于细节,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个中肯定有合情、合理乃至合法的成份,亦有投机取巧,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可能,不论过程如何,想想这样一种结果:国内生产的产品,只是取了一个洋名,游了一圈“水”,镀了一层“金”,土鸡立马变凤凰,身价十倍、百倍地增,于情于理皆不合。而且,“挟洋人以令天下”的“达芬奇现象”近年频现,成为众多行业的潜规则,服装、地板、音响、热水器等都被媒体曝过光,如号称意大利进口的吉诺·里兹服装,虚报德国总部的欧典地板,自称丹麦品牌的“香武仕”音响……

  企业唯利是图、商人缺乏道德血液,用“假洋鬼子”欺骗同胞,固然可气,应该谴责,可更深层次的反思绝不止于企业、商人这个层面。一种产品,从生产、出口、进口再到销售,几多环节,牵涉多少监管部门,在长长的监管链条中,哪怕有一个部门认真把关,“达芬奇式经营”都无法得逞。是达芬奇家居没有违法违规吗?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暴利经营、质量问题……可谓一身暗病,问题多多,为什么就一路过关斩将,将不可能的任务完成呢?是企业行为太隐蔽无法监管吗?记者能揭发的问题,吃监管饭的职能部门怎么好意思说不知情?

  与市场发育速度相比,体制内的监管效能低下是显而易见的,从食品安全到普通产品质量(如刚刚被媒体关注的自动扶梯安全),莫不如是。很多时候,监管部门简直成了媒体记者指哪打哪的“猎犬”,媒体一曝光,相关部门才出动。监管的迟缓性与滞后性,不但让维护消费者权益成为一句空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企业,以致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产品的企业发展不起来,傍洋人、假名牌、鱼目混珠的达芬奇家居倒是风生水起,红红火火,这种现象正常吗?

  打开“达芬奇密码”,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希望企业、消费者与监管者都照照自己。

[责任编辑:张洁]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