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就别和农民工争奖啦
时间:2011-06-16 10: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果举办一次“优秀农民工评选”,农民工一定该成为评选的主角。可在吉林刚刚结束的一场“优秀农民工评选”中,候选名单共计30人,其中厂长经理就有11人,其余大部分也都是各岗位的负责人,真正标有“工人”字样的只有三人。(中国之声6月14日)
“优秀农民工评选”为何多是厂长经理、鲜见农民工?吉林省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副处长张慎礼6月15日对此进行澄清:这次优秀农民工评选一线农民工占总人数的67%,返乡创业农民工占总数的33%,基本体现了农民工总的构成比例。那些厂长经理也都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表彰他们旨在为广大农民工树立一个标杆。有回应和澄清毕竟是好事,但吉林官方的回应未必能平息这场争议。
争议根源首先在于候选者的身份,那些返乡创业的厂长经理、各个岗位的负责人,他们还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吗?在一般人的身份认知体系中,真正的农民工应该是那些劳作在一线的普通人,他们没有任何头衔和光环。而这些劳作在一线的工人一旦成为各个岗位上的负责人,多多少少都会被贴上“领导者”的标签,虽然在广义上其身份属性依旧是“农民工”,但和公众普遍认知的农民工已经有了些许距离。至于那些返乡创业的厂长经理,他们更是农民工中的“成功人士”。如果“优秀农民工评选”中多为农民工的“领导者”及农民工中的“成功人士”,那这样的评选好似“选干部”而非“选农民工”。
民间和官方对“优秀农民工评选”的看法总会产生偏差。比如,吉林省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副处长张慎礼一再表示,“虽然他们中有的走上领导岗位,但是他们的身份没有变,他们还是工作在第一线最普通的劳动者。”“表彰这些返乡创业的经理、厂长旨在为广大农民工树立一个标杆,激励农民工奋发向上。”在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中,能走上领导岗位的毕竟凤毛麟角,能返乡创业成为厂长经理的更是少之又少,那把这些“非典型”人物树立为标杆,标杆的意义到底有多大?难道“优秀农民工评选”的目的就在于把农民工全部引向领导岗位,或者是激励他们一定要成为厂长经理?
任何评选都不能忽视它的目的和意义、风向,中国那么多农民工,他们的认知价值体系中一定要求上进,但上进的标准并非要当领导或者创业成功,仅仅把走上领导岗位的农民工和创业成功的农民工作为标杆和榜样,这暴露出更多的世俗与功利。如果“优秀农民工评选”候选名单中多是农民工领导或者厂长经理,真不知道这样的评选该如何在后期持续发力。如果真正了解农民工,你会发现,即便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知识型农民工、技能型农民工才是“风向”,才是他们追逐的标杆。
有鉴于此,在评选开始之初,如果评选主办方能明白这些,或许不会将更多比重的“非典型”农民工列入候选名单。当候选者多是那些技能突出任劳任怨的一线农民工时,这样的评选才更具代表性,也更有贴近性。(陈方)
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