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货币互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时间:2013-10-16 15:45   来源:经济日报

  我国央行日前与欧洲央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开启了欧洲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大门,但能否实实在在用足协议规模还存在不确定性。接下来,我国应做好相关工作,努力破除制约欧元区国家人民币使用水平的障碍性因素——

  日前,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签署总额3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此举标志着人民币得到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认可,扩大了人民币行使国际储备货币功能的范围,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

  2009年以来,尽管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但欧央行一直持审慎观望态度,一则害怕人民币国际化使身处险境的欧元丧失更多市场;二则担心欧洲市场的人民币实际需求不高,制定一套复杂的货币互换机制吃力不讨好,缺乏经济效益。然而,国际经济格局及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打消了欧央行顾虑,使其意识到了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增长前景光明,与欧盟的经贸合作进入到股权、技术、专利、营销网络等更宽广的领域。2012年,欧盟对华投资设立新企业超过千家,实际投资额达到44亿欧元,远高于美国的对华投资,企业对人民币资金需求大幅度上升。而中国并购欧盟企业超过200家,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增幅超过50%。其次,由于欧债危机及美国迟迟不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传统的结算货币——欧元和美元疲软且波动剧烈。为规避汇率风险,中国进出口企业有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强烈动机。第三,坚挺的人民币也受到欧洲出口商及对华投资企业的追捧。今年上半年,卢森堡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德国黑森州等地政府专门举办研讨会,探讨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签署中欧货币互换协议后,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结算、借贷业务可从欧央行获得廉价和充足的人民币供给,避免此前去香港买卖借贷人民币的诸多不便,但相对2012年中欧贸易总额3343亿欧元,此次货币互换协议金额只占贸易额的13%。该比例明显偏低,表明欧央行对欧洲实体经济部门使用人民币的潜在可能性并不乐观,没有给予特别的肯定。因此,此次货币互换仅创造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充分条件,开启了欧洲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大门,能否实实在在用足3500亿元人民币的协议规模还存在不确定性。

  制约欧元区国家人民币使用水平的因素,包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缺乏信心;企业在进出口和投资中不选择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交易费用过高,等等,致使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相比市场竞争力不足。

  要切实发挥中欧货币互换协议的积极作用,扩大人民币、欧元计价结算规模,使双边贸易和投资免受使用第三方货币造成的人为汇率风险损害,接下来应重点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

  第一,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态势,通过政府简政放权、要素配置市场化、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等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效率,用制度红利取代人口红利。第二,未来一段时间,应科学制定汇率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适度坚挺,维护市场对人民币作为硬通货的信心,激发企业在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中选择人民币的动机,有利于扩大进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中人民币结算的份额。第三,充分发挥欧元区当地金融机构网点多、客户资源丰富、产品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加强中资金融机构与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通人民币国内外市场流通的渠道,提高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金融服务能力。第四,大力发展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建立人民币交易的风险分散机制,这将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利率风险,进而达到降低目前过高的人民币交易费用的目的。特别是应加大跨境人民币清算支付系统的基础设施投入,提高人民币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增加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吸引力。(涂永红 吴雨微)

编辑:李培刚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