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7月23日发布关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30条新政,明确提出“千方百计扩大住房、汽车、旅游等各项消费”。而公积金政策的变化是本次南京市新政的“亮点”,首次购房和保障房将获更大支持力度,入选“321”计划的人才视同南京户籍,不受限购,并将发放购房补贴。这一政策的出台距离最新一次中央两部委联合“喊话”还不到一周。(7月24日《新闻晚报》)
佛山救市政策、芜湖救市政策先后被叫停,中央两部委刚刚联合“喊话”不到一周,南京又开始发放购房补贴了。与佛山、芜湖、扬州对所有购房人发放补贴、减免契税不同的是,南京松绑公积金政策,专门“321”计划的人才等少数群体发放购房补贴。这一政策颇有厚此薄彼、挑战中央部委权威的意味。
政府发购房补贴,表面上看,这是一项减轻买房人负担的惠民政策,其实充满悖论。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楼市非理性上涨,普通百姓忍受高房价盘剥时,政府为何不采取措施平抑房价,减轻消费者负担?现在,房价暴涨的势头刚刚得到遏制,楼市正处于紧张博弈状态,政府不下决心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引导楼市理性发展,反而出招补贴少数人刺激楼市,令人匪夷所思。
政府返还个税补贴买房人,更是违背了起码的社会公平。从本质上讲,财政资金应该为公共事务服务,为广大纳税人办事。完善公共服务项目,增加公共服务品质、数量,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关爱弱势群体,才是公共财政的正解。政府以返还个税等形式补贴“321”计划人才买房,对其他行业员工不公平,对不买房或买不起房的人造成歧视。如果说“321”计划人才的住房需求须用物质激励的话,普通民众的安居尊严何处安放?政府给“321”计划人才提供购房补贴,违背了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原则,显得不合时宜。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政府补贴“321”计划人才买房,正是对这种“损不足而奉有余”的“马太效应”的最好注解。这不仅伤害困难群众的感情,给人留下嫌贫爱富的口实,更会损害社会公平与政府形象。
换个角度说,政府发放补贴也未必能培植公众的买房信心。相对于动辄上百万元的大宗住房消费而言,返还个税发放购房补贴也是杯水车薪。如果房价不合理,与民众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差太大,“321”计划人才中也未必有多少人一掷千金买房。
在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前的楼市语境。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力,公众购房理念逐步趋向成熟,虽说楼市有所回暖,但是这与开发商以价换量与刚需族入市有关。楼市基本面没有改变。更为滑稽的是,不少开发商承诺如果房价下降补差价或者回购已经出售的住房。尽管多数开发商不认可补差价的做法,但是开发商补差价之举无疑揭了房产暴利的老底。
对此,如果是开发商采取促销措施,诱导消费者买房,倒无可厚非。但是,市场的归市场,在消费者与开发商正在博弈的关键时刻,政府不维护市场秩序,却急急忙忙对少数人发放购房补贴刺激楼市,这不是把屁股坐到了民意的对立面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楼市。政府督促开发商还原房价成本,剔除暴利空间,理顺房产市场供求关系,才是让消费者对房产市场恢复信心的关键。如果地方政府不在打破卖地财政思维,建设好保障房,引导开发商剔除暴利空间,尊重公众住房消费知情权,推动楼市理性回归等方面下工夫,单纯发放购房补贴刺激楼市恐怕作用不大,还会遭到公众的坚决反对。
面对地方政府发放购房补贴,单方面“松绑“楼市调控的怪象,一方面,地方决策者要引起反思,检视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另一方面,中央有关部门不能止于“隔空喊话”,而要积极介入干预,启动问责程序,加大地方政府违规成本,避免更多挑战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楼市刺激政策出笼。(叶祝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