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巧“锁”城市边界,不妨学学“南昌经验”

2017年07月27日 08:59: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划定基本农田是城市规划的先决条件之一,是限定城市发展边界的重要手段。2015年3月底,国土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通知,提出在106个重点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初步任务。经过科学划定,江西南昌周边划定了2.91万亩基本农田。它们与层峦叠翠的梅岭、浩浩荡荡的赣江、雁飞雁落的艾溪湖等自然生态一起,为南昌市立上了一个个“田桩”。

  当地不少干部以为,划定城市、城镇、全域三级永久基本农田,把南昌城市(镇)扩张的边界层层“锁”住,就能自然而然地倒逼城市(镇)集约节约用地,向科学规划、绿色发展转型。而实际上,这条“生态红线”划起来却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充满了博弈。用南昌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陈献忠的话说,“新旧发展观,针尖对麦芒。”

  在不少城市,受“摊大饼”的城市发展观念影响,很多人都想把农田划得远一点,把城市范围拉得大一点,以便为城市建设和扩张留出足够余地。在南昌,也存在保护农田、限定城市边界与发展城市、打造大都市区的矛盾。不过,南昌市及各区县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多讲讲道理,多举举例子,多出出主意”的工作思路。

  讲道理,就是要让每位城市治理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耕地红线、生态红线”。“最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是条不可逾越的国家红线,在遏制城市盲目发展冲动上,作用不可替代。”东湖区委书记刘闯说。

  举例子,就是找到好样本,增强说服力。“上海都在复垦耕地了,南昌为什么还要走‘摊大饼’的老路?”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陈明远说,“光讲旁边这块地不能用,显得抽象缺乏说服力。多举举例子,城市的发展思路才能打开‘心结’。”

  出主意,就是为区县和相关单位的合理规划出谋划策。“做工作不能粗暴,而要加强服务”,南昌市国土资源局新建分局副局长陈卫华说,“比如,我们帮助绿谷农业示范区合理规划,尽量减少占用农田。绿谷原来想要几千亩建设用地,最后也只要了600多亩。否则,单纯把政策压下去,人家反弹更大,工作更难做。”

  实际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后,各区县也尝到了甜头。“划定前,高新区基本农田呈点状散布,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南昌市高新区管委会副调研员叶敏说,“通过科学划定,高新区的基本农田变成集中块状分布,规划产业园区时能够更加从容,更有利于我们发展。”

  在各方努力下,南昌的划定工作顺利推进,达到了城市发展边界清楚、方向明确、框架清晰的目标。去年3月,南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通过了国土部和农业部的论证审核。如今的南昌,“绿肺”张力十足,自然生态屏障严丝合缝,跳出式的“组团+廊道”的城市布局初步显现,鄱湖水城更加名副其实。

  欲事立,须是心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就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旧观念不愿“舍身离去”,新观念又要“披荆斩棘”,两者之间的针锋相对,在转型期更会集中凸显。面对各种矛盾、冲突甚至反弹,到底是“怒怼”回去,还是坐下来好好解决,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决策智慧。

  面对阻力,南昌的划定工作没有畏葸不前,而是找到了“刚柔并济”的解决方案:既拿“红线”做除垢剂,以“踏石留印”的刚硬,坚决要求摒弃旧观念;又拿“讲道理、举例子、出主意”做柔顺剂,以“轻移莲步”的温柔,让新旧观念转变更容易。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对的。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历史进程中,各领域都可能碰到难啃的“硬骨头”,这是绕不开、躲不过的。这时,不妨学学南昌的“刚柔并济”,再结合地区部门实际,探索新路、辟出新径,绿色发展才能真正从理念走向现实,才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责任编辑:葛新燕]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