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中影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电影发展的形势,以《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为契机,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拿出有力有效举措,提升电影创作质量和水平,推动电影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从2003年启动立法到2016年审议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逐渐成型的这十多年,恰是中国电影飞速发展、结满硕果的十多年——电影银幕从不足2000块到突破4.1万块,观影人次从7000万增至13.72亿,票房从10亿元升至457亿元……中国已经坐稳了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交椅”。如今,随着电影产业促进法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进入“有法可依”时代的中国电影,无疑迎来崭新机遇。
电影产业促进法被公认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立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它的实施,对促进电影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显然具有划时代意义。比如,首次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进法律。再比如第四条规定“尊重和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倡导电影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所有这些,对广大电影从业者势必起到目标引导和价值激励的效果,推动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电影人向往的热土,成为投资人的必争之地。”有业内人士如是判断。此非虚言,无论从电影总票房、银幕数还是观影人次,特别是前景可观的市场潜力看,中国电影确有骄傲的资本。但也应该清醒看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我们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比如,2015年度国内人均观影只有1次,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4次左右。单论总票房,有朝一日我们赶超美国或非难事,但与美国成熟而先进的电影工业体系相比,我们差距明显,据统计,2015年,我国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仅27.7亿元人民币,而美国电影海外票房及其相关衍生品带来的收入高达数百亿美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电影业显然并不例外,当前,我们呼唤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技术精良的电影作品,更需要太多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精品。电影作品要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就需要深化电影产业供给侧改革,打造更加繁荣、公平、有序的电影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电影从业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市场规律。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尹力坦言,“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首先要尊重艺术规律,尊重电影规律,尊重市场规律。”无独有偶,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也表示,“按市场规律去策划、制作、营销我们的电影,才能使电影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才能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在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提高原创能力,发挥工匠精神,在与国际领先的艺术经验接轨的同时,消除自主创新乏力的尴尬,中国电影市场势必更加繁荣。
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这是一条注定艰辛的跋涉,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施行,开创了中国电影新纪元。据报道,相关部门已将2017年定为“创作质量促进年”和“市场规范年”。规范与促进并举,向市场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中国电影就将带给观众、带给世界更多惊喜,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电影强国就会出现在不远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帅]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