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对大学失望 进而丧失人生目标

2016年11月29日 10:38: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最近,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针对徐凯文的惊人之语,有北大学生撰文反驳,自己就是那四成学生之一,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调查、测评并不靠谱。

   怎样看待“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这一调查结果?有人据此质疑基础教育的唯分数论、功利主义,存在人格和身心缺陷;有人则认为新生进入大学,陷入迷茫和困惑,是成长的一部分,不必太大惊小怪;还有人则指出大学有责任帮助新生树立目标,引导新生做好大学规划,度过迷茫期。而北大学生的“反驳”,则给大家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错,引起社会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也是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责任,但基本前提是:尊重学生的权利,保护学生的隐私。这是育人的基础。否则,就会走到关心学生成长的反面。

   笔者曾到美国杜克大学考察。杜克大学的本科学生6000多人,当时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34人,其中29人为专职心理咨询人员,5人为行政人员。在29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中,有4名注册心理学家,4名心理医生。这是十分强大的心理咨询队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从不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普查”、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而是通过工作坊、个体咨询普及学生的心理常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健康问题属于学生的隐私,学校无权干涉。

   但是,我国高校却普遍存在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心理档案的方式。这是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但操作不当,就容易让心理辅导、咨询浮于表面,而且因在调查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可能存在调查失真的问题。有的学生没有抑郁问题,却故意填自己对生活感到毫无意义,想过自杀;而有的学生虽然心理问题严重,却避免被人知晓,而刻意填写“正确答案”。这种对调查的“软抵抗”,导致调查结果失真,而以此为基础进行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科学性也就存疑。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还存在缺陷。一方面,虽然教育部门要求各校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室),配备专业咨询室,但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远远不够,好的高校,会有几名到十来名专职咨询师,一般高校,则只有五六名咨询师,中小学则更少,这难以满足个性化的心理咨询需求,只能做面上的调查,或几次大规模讲座。另一方面,已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学生,并不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他们担心被认为思想有问题,还担心心理咨询老师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

   是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评价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基础教育长期重视知识教育,只育分不育人,用单一分数标准评价学生,这让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个性和兴趣得不到充分发展,是厌学、倦怠情绪的根源。大学教育也是如此,在追求办学政绩的导向下,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有的学生是带着梦想进大学的,但进入校园后,很快就对大学失望,进而丧失人生的目标。

   相信北大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公布对北大新生的普查结果,是为了引起对教育的反思。但站在大学立场,空泛地指责基础教育,而忽视大学责任,并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从自己做起,审视自身的作为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改善教育最基础的力量。(熊丙奇)

[责任编辑: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