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法”,让城市更宜居

时间:2015-12-23 11:44   来源:新华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近日召开。这是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预示着我国城市工作将迎来重大变化。

  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鉴于以往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痛点”,要让城市更宜居,需要我们的城市工作决策者及管理者做好几项“加减法”。

  先说“加法”。

  一是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上做加法。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相对于55%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当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足40%。而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农村人口真正“入住”城市。

  二是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做加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现在,城镇常住人口已有7.5亿,其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完全平等地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因此,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增强城市的亲和力、融合力、容纳力,让新市民在城市安居乐业。

  三是在“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上做加法。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关系着城市发展的全局。如果说城市发展是一列火车,规划就是引导其前行的轨道。当前很多“城市病”的根源就出在城市规划上,一方面城市规划本身不够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规划实施监督不严,使所谓的“城市蓝图”成为一纸空文。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因此,要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追求定位准确,规划科学,依规而行。

  再说“减法”。

  一是减少“城市病”。当前,堵车、雾霾是大城市居民的两大“心病”,也是做好城市工作的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要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号准“城市病”的脉,究其源而治其本。

  二是“化解房地产库存”。房地产去库存,不仅关系到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新市民在城市里的安居问题。怎么去库存?12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这既为房地产的去库存指出了可行路径,也是今后一个阶段城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缓解特大型城市压力。以北京为例,就是要通过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来解决资源环境对城市承载力的制约。缓解特大型城市的压力,需要我们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一方面,在城镇化进程中针对不同规模的城市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另一方面,着眼于整个全国的城镇发展体系,规划设立部分中心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也给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城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加减法”,让每一座城市都成为生态之城、和谐之城、文化之城、宜居之城,让人民在城市里生活得更好,需要我们以更多的实招、妙招交出合格的答卷!(毛同辉)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