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慈善组织成长创造更多空间

时间:2014-08-18 09:4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几天前,民政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嫣然天使基金不存在财务问题。嫣然沉冤昭雪,但痛未远去。长达半年的舆论口水战,使得嫣然基金和李亚鹏个人深陷泥潭,并在部分网民心中形成了嫣然“不清白”的第一印象。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该基金会都要为这起网络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买单”。

  公益遭遇谣言,嫣然并非孤例。2011年以来,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大批公益组织开始遭遇谣言的狙击。中国慈善公益事业也受创严重,以此前发生的鲁甸地震为例,截至8月10日14时,社会各界向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捐赠款物合计约8.69亿元——远远低于雅安地震募捐总额。

  尽管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公益组织信任的普遍走低,是此次募捐行动遭遇冷淡的重要因素。而连年信任度的持续走低,绝大部分又源于部分网民为博眼球、不负责任的质疑,和某些媒体缺乏底线的炒作。盘点近年遭遇舆论凶猛抨击的公益事件,绝大部分都被证明是无中生有,还有少数是缘于公众、媒体对公益规则不了解,真正存在问题的慈善组织只有个别。

  然而,这些争议性事件搅起的负面舆论已经形成,不仅是公益组织,甚至连一些投身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都被屡屡推搡至舆论漩涡,成为八卦新闻、狗仔队追逐的对象。爱心人士因公益而受伤,开始迫使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公益圈,也让越来越多本身就不关注公益事业的人,有了堂而皇之拒绝参与公益的借口。

  诚然,公益需要监督,但不分青红皂白地质疑,甚至以大字报的形式为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定罪”,显然也不值得鼓励。“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些带着偏见、非理性的质疑,绝不仅仅只是令人心冷,更大的伤害是落在了受助者身上。以嫣然天使基金为例,在遭遇质疑后的三个月内,基金会轮番接受调查,工作停滞,原来接受救治的小孩15天就可以安排手术,现在却排到一个半月以上。

  网络时代,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话,结果就可能产生连锁反应,让成百上千的孩子受到伤害。近年来,因为各种不实传闻间接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起码超过万名。最可怕的一点是,一些当事人非但不引以为疚,反而拿“谣言倒逼真相”为自己辩护,部分媒体也开始笃信这一点。但是,谣言真的能够倒逼出真相吗?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修桥补路、施粥放粮等传统慈善行为,早已深入人心。但在专业化、现代化、组织化的公益基金会建设之路上,我国才刚刚起步。在此关键时期,媒体理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通过向公众普及现代慈善理念和知识来营造良好氛围,而不是跟随网络舆论随波逐流,更不应为制造影响而故意挑起公众对公益组织的敌意。毕竟,只有理性的舆论监督,才能促进公益组织的改良和进步,只有良性的社会环境才能为公益组织的蓬勃发展提供生长空间。(王达)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