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念。
民主的思想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也可以看到它的若干因素或某种基础。
在先秦典籍中,就有关于民本思想的丰富记载。《尚书》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确认人民为国家的根本,《左传》一再强调“天生民而立之君”“天生民而树之君”,意思是统治者应为人民的存在而存在。老子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教导统治者要以人民为重。管子将政治的兴废与民心结合,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孟子则直截了当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秦时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国家的构成主要包括人民、社稷、君主/统治者这三大因素。社是地神,稷是农神,社稷实际上代表一个地理与经济的因素。三者之中唯有人民是不能变的。
正因为如此,《左传》中用师旷对晋侯讲的一段话告诫统治者要“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强调一切应当为人民着想,如同父母之于子女,仁爱为怀,竭忠尽智,以此推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梳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进程,关键在于“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民本思想,这是应当作为古代文化中的“民主性的精华”,被有分析地加以继承的。
民主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民主的性质、发展程度和表现形式总是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何发展民主,决定于它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不同的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选择适合自己的民主制度,才有可能切实有效地推进民主,真正为人民谋福祉,为世界政治文明作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政权。早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询问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把发扬人民民主作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防止人民政权变质的根本途径来考虑的。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首先表现为参与管理各项国家事务,即主要运用于政治领域,同时也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进一步指明了正确方向,积累了丰富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有效途径,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的本质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沙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