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乱象是高考公平拦路虎

时间:2014-07-09 14: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高考加分政策,自诞生之日起就争议不断。教育部门当初制定这一政策,是为照顾有文艺、体育特长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尽管初衷很好,但加分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和严格的监督机制,留下了较大作弊空间。

  体育加分尤其混乱。据说只要学生穿过某层级球队的球衣在场边当一次“板凳队员”,赛后再与全体队员合个影,就能证明该学生具有“体育特长”,并顺利通过书面审查。这种变戏法式的加分,只要“玩”得不过分,似乎都容易过关。

  正因为体育加分的“游戏”颇容易操作,许多高中的作弊者对此“情有独钟”。

  比如被媒体称为“体育神校”的漯河高中,今年符合体育加分资格的考生多达74人,而河南全省获得体育加分的考生总共只有738人——这意味着,漯河高中享受高考加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数量,占了全省十分之一。辽宁本溪高中更夸张,竟为本校学生提供了多种“业务”的体育特长加分服务——每种特长都明码标价,比如足球特长要4万元,游泳特长生(不须下水学泳)7万元至8万元。

  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高校都有对体育特长生特殊照顾的制度,但当时公众似乎没有太大的意见。究其因在于,那些获得加分的学生在某项体育特长上的确表现出色,无愧“体育特长生”的称号。但现在,大多数以所谓游泳、乒球、足球、排球等“特长”加分的学生,混进大学后根本没进入任何校运动队。

  高考本是全国考生进行公平竞争的平台,但现在因为有一些利欲熏心的学校的操作,这个平台已不再纯粹。高考体育加分的“热门大片”接连上演,表面上是造假,实质上是另一种考场作弊行为,这对其他高考生而言极不公平。漯河高中、本溪高中能钻高考加分制度的空子,从一定程度说明体育加分制度本身就存在弊端。高考作弊祸患猛如虎,有关部门对此应充分重视,想办法阻止这种极易滋生腐败的游戏继续下去,切莫让畸形的高考加分成为其他考生公平竞争的拦路虎。(王烁)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