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优加分乱象背后有无腐败?

时间:2014-07-03 13:39   来源:新京报

  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彻底查清辽宁的高考加分事件,追惩背后的腐败。不能让灰色权力进一步蚕食本就公信岌岌可危的高考加分制度。

  辽宁本溪高考加分事件引发关注。新华社的调查显示,当地有学校班主任向家长“兜售”办证,“办证方面,足球便宜,4万多,游泳贵,7万到8万,给负责裁判和比赛程序的人。”同时河南漯河一中学加分人数占到全省10%,也引发质疑。

  在舆论一片质疑声中,辽宁省教育厅、体育局、监察厅昨天下发通知,要求各学校组织拥有加分的高考体优生填写《考生申报体优生加分资格诚信承诺书》或《考生自愿放弃体优生加分资格申请书》,让考生自证真伪。

  这是一个很让人不可思议的做法,加分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显然不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学校、加分管理部门等各方,所以必须由教育乃至司法部门介入调查,让学生“自证清白”所为何来?

  媒体已经报道了大量涉嫌腐败的线索,当地理应跟踪调查是否存在权钱交易等违法行为。如果花钱买证加分的事实无误,这就是一个法治问题,而不是一个“自证清白”的道德诚信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司法程序调查,才能给其他考生和公众一个公正的交代。

  同样诡异的是,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此前还组织了对87名加分考生的复检,但这场复检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组织部门、测试标准,外界统统不知道。联系起来看,当地对加分事件的暧昧态度耐人寻味,不知道是在装糊涂还是遮掩什么。在媒体关注、舆论质疑的风口浪尖上,当地还能如此“神秘”地对待高考加分,此前加分的公信可见一斑。

  平心而论,这些年来对高考加分的质疑很多,相关制度也一直在改进,如果完全按照制度加分,加分问题不会这么引发人们的公平焦虑。关键的问题还是,灰色权力得不到规范,结果本是为了弥补公平缺陷的高考加分,反而进入了公平陷阱。

  这一次辽宁加分事件被曝光,主要是因为当地家长的质疑和举报。如果当地此前的操作公开透明,把所有高考生的加分信息,在学校和家长中间公示,并提供对可能弄虚作假的举报通道,根本就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但反过来看,拒绝阳光的地方往往都是为了掩盖灰色的腐败。

  要彻底杜绝加分腐败现象,解决的大思路是对现有高校招生制度进行综合改革,废除高考总分录取的模式,如果能给高校完全的自主招生权,那考生的才艺具体值多少分,高校自己会做评估。然而,这个大思路可能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可以做的,还是进一步让高考加分透明化,对高考加分可能存在的腐败零容忍。

  当务之急,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彻底查清辽宁、河南等地的高考加分事件,追惩背后的腐败。不能让灰色权力进一步蚕食本就公信岌岌可危的高考加分制度。(储朝晖)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