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砸维权”背后的规则意识缺失

时间:2014-04-01 10: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3月30日和31日,深圳遭遇2008年以来最强烈雷雨袭击,深圳宝安机场受雷雨影响飞机无法正常起降,发生大面积航班延误和取消。部分乘客情绪激动,在机场打砸。现场网友称乘客打砸动机为吸引航空公司注意,便于索赔。

  飞机晚点的确令人烦恼,那些乘飞机的乘客,多半是为了赶时间才坐飞机。但有时,飞机晚点又似乎是一种无奈的事情,比如遇见了类似暴雨的恶劣天气。此时,抱怨也没有什么用,只好耐心等待。可遗憾的是,在深圳机场,当暴雨导致飞机误点时,人们不仅没有等待的耐心,反而“占领”了机场,企图以打砸的方式引起重视。无论人们当时有多气愤和郁闷,在机场以暴力的方式维权,都让人看到了规则的缺失。

  所谓规则意识并不抽象,就是人们对既定规则的遵守。虽然,大多数时候,人们会遵守规则,因为遵守规则并不需要太多成本,而且可以保证人们生活的有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规则的受益者。但是,在突发事件面前,人们的规则意识就容易模糊、缺失,就像暴雨引起了飞机误点,尽管机场有其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和程序,但是人们的规则意识在一瞬间丧失,人们忘记了安全对于机场的重要性,忘记了自己的暴力行为将会引起的负面影响。这时,人们脑海中想的只是自己是受害者,展示霸道而蛮横的一面。

  就算,误点造成了乘客被怠慢,人们也应该坚持、遵守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规则意识并不该仅仅体现在风平浪静和心情平和时,规则意识更需要体现在秩序受到影响时——当社会正常的运转面临问题时,人们是否还能坚持内心的规则意识,一丝不苟地遵守规则?如果可以,社会秩序就不会加剧混乱,人们将在规则的约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如果不可以,则社会秩序将因为规则的不存在而彻底失序,每个人都期待别人遵守规则,但自己却随意破坏。这种对规则的选择性遵守,必然将导致规则意识的虚弱,导致规则的落空。

  最终,我们看到的情形是,规则成为了一句空话。只要人们认为自己有理由,规则便可以随意地打破。就像:红绿灯面前,人们总是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闯红灯;医患纠纷时,患者总是可以找到受伤害的证据殴打医生;权钱交易时,官员总是可以找到体面而堂皇的理由笑纳别人的好意。于是,规则成为了纸面规定,人们可以选择性遵守,或者按照自己的需要遵守,并不会有太强烈的规则意识——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不自然。相反,他们会把自己对规则的利用和玩弄,看成是一种能力,让自己成为规则滥用和规则逃避的受益者。这不仅是规则的悲哀,这更是社会的悲哀。当规则不被普遍遵守时,每个人都处于规则失范的危险中。

  当然,乘客的暴戾之气也非一日养成,一时性起。人们之所以在突发事件时,想到的不是依靠规则和程序去解决问题,而是直接付诸暴力行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担心自己的诉求得不到回应,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种担心,来自于长久的日常生活中的被怠慢,来自于其他社会层面的规则缺失。其实,飞机晚点本身就是一种规则缺失。而国内航班对于飞机晚点似乎并没有有效的应急机制,包括机场方面的所有人都把晚点看成是一种正常的事情。如果不晚点才不正常。而飞机晚点后该怎么办呢?人们能想到的只是等,至于这种等背后有怎样的时间成本,心理焦虑,没有多少人在意,除了乘客本身。当乘客长久处于一种规则缺失时,他们会对规则有信心才怪。

  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础秩序,没有了规则社会必然处于无序的状态。在规则意识明确时,人们可以相信规则,依靠规则去解决问题;而当规则意识缺失时,人们只能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相信的人,而不再相信规则。所以,当看到乘客因为飞机晚点而大动干戈时,要看到乘客的规则意识缺失,也要看到规则意识的整体缺失。当社会缺少规则时,人们将失去方向,也将失去安全感。这显然是一种需要警惕的现象。(乾羽)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