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退休后,有的吃喝玩乐,混个日子;有的热心公益,关心国是;有的重拾旧好,健体强身;有的转身行会,继续挣钱;有的回首往事,出版旧作。退休官员出书已然成为一股潮流,我这两年买了一批这方面的书籍。
退休官员出书对个人有什么好处姑且不说,对社会总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说,公开了一些历史事件的真相,提供了当事人的一些亲历,这对研究历史大有好处。有的退休官员“守口如瓶”,给后人进行历史研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此,我们应当对所有退休官员出书都给予支持。哪怕是那些非正常退休的官员,或是关进监狱里的官员,也应当给他们写作的方便,让他们给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文字资料。
退休官员出版的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职期间的公文稿件或讲话稿件,另一类是回忆录。从个人兴趣说,我喜欢阅读和收藏后一类,对前一类则有选择阅读和收藏。对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说,这两类书的史料价值同等重要,不必厚此薄彼。
有些公文稿件或讲话稿件,一看就可以知道是出自写作班子,还是官员个人的手笔。那些长篇大论的文章或报告,不太可能是官员个人的杰作,其实是“集体创作”。比如,林彪在党的九大上作的政治报告,那就不是林彪个人的东西,当然也不能完全属于张春桥等报告起草人的作品。
看退休官员公文、讲话类书籍,除了知道他当年讲过什么话之外,如果能够对照今天的社会现实,就可以一目了然,知道他说过的话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哪些是废话、套话、假话、大话。尽管有些退休官员在出版旧作时,自己做了大量的删节、增加,力求装扮得更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读者也仍然心中有杆秤:您在位时说过的话都一句不顶半句,或者句句等于零,还指望后人看您的旧作当成“灵丹妙药”,岂非是痴心妄想?
据说现在的大学、科研院所和民间有很多所谓智囊。我以为中国现在最不缺少的是智囊,最缺少的是常识。这些智囊们应当搞一个课题研究,收集退休官员出版的旧作,统计一下里面有多少“空头支票”,根本没有兑现,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给现在的官员秘书们提个醒,让他们给官员的公文、报告里面少写一些假大空的话,将来官员退休时结集成书也好少留笑柄。
有一件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些退休官员的书不在内地出版,而是拿到香港出版。有的书我翻了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政治问题,有的完全是个人回忆录。个人回忆录这个东西,有可能的话,最好还是在众多当事人都活着时出版。这样,众多当事人看到后,可以帮助纠正一些记忆之误的偏差,少留一些历史公案。历史往往是胜利者写的,也是长寿者写的。胜利者和长寿者写的历史,往往也有偏颇之处、不实之词。实事求是做事情不易,实事求是写回忆也难。当然,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写,不管在哪儿出版,退休官员出书这件事值得鼓励,对社会有N多好处。(苏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