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某地官员谈“新媒体时代官员的媒介素养”这个话题,负责宣传的官员跟我抱怨:宣传部门的工作不好做!经常会接到其他部门一些让他们很为难的电话。比如某个政府部门,一看到本地论坛上有关于自己的负面帖子,就打电话让他们帮着删帖。这位官员说:看到负面的帖子,为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删帖,而不先问问网友发帖所反映的问题是不是真的?不去调查问题的真假,不想着如何去回应网友所反映的问题,而首先想着删帖,很多时候反而激化了矛盾,让宣传部门很被动。
这位官员说:网友反映的问题,本来不算多大的问题,回复一下就可以解决。可一删帖,反而成了让他们非常被动的大问题。一方面,删帖会将正常的小问题敏感化了,揣测其背后有什么大背景,越发刺激了网友前来“扒粪”;另一方面,不要以为你删了帖网友就不再发帖了,本来网友只是在本地论坛发,一删帖后会发到外地论坛,最终使事态扩大化。
很赞同这位官员的判断,动辄“删帖”确实是一些地方官员的本能,很多负面舆情正是这种“删帖”所激化的。比如前段时间某地发生火灾,火灾的场面迅速被附近的网友传到了微博上,成为热点,但是很快,图片被逐个删除。本来只是一场意外的火灾,公开透明的报道可以让人看到事实和真相,而一事当前首先删帖,必然会引来传言纷纷,为背后各种敏感的猜测制造了“神秘”的土壤。
删帖,确实是一些官员的本能。有一位宣传官员,刚上任时,看到本地有什么负面舆情,总在第一时间让人去删帖。可网站又不是自家办的,删帖哪有那么容易?很多时候工作非常难做。两三个月后,因为与媒体打交道越来越多,这位官员对负面舆情的心理承受力不断变大,处理的手段也逐渐告别了那种生硬粗暴。不是本能地让下面的人去删帖,而是习惯了这样说:让相关部门先去调查一下怎么回事,网友曝光的是不是真的,然后迅速给媒体一个回复。
瞧,这就是进步。
其实,动辄“删帖”表现的恰恰不是官员的强势,而是面对网络时的恐惧与慌张。一看到网上有关系到本部门或本人的负面信息,就不淡定了,本能地慌张,缺乏面对不同声音和负面舆情的自信。加上缺乏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恐惧和紧张中错误地以为,删了帖,切断了信息源,批评的声音就没有了。实际上,舆论的传播规律恰恰是越删越敏感,越删越刺激着网络的亢奋。问题和矛盾并没有因为自欺欺人的删帖而消失,反而激化了矛盾制造了新问题。
一些明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或明显是煽动负面情绪谣言的网帖当然必须及时删除,但此类帖子数量很少,绝大多数网帖没有这样的负面“能量”,而且这种帖子是海量的,你无法将所有相关帖子都删得干干净净,更无法让所有人都对这个问题闭嘴,所以删帖是没有用的,暴露的恰恰是自身的惊慌和不自信:如果有面对问题的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动不动删帖干嘛?给舆论和公众传递的暗示只会是:删帖者心中必然有鬼,这事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背景。
解决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做的工作正是“打捞沉没的声音”,而动辄删帖,动辄不让人说话,恰恰与之背道而弛,让那些自己不愿意听到的声音沉没。
避免让删帖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般的权力本能,也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这种素养下有两种重要能力:一是对负面信息的心理承受力,不要一看到负面舆情就紧张害怕,就要删得干干净净,要习惯挨骂,习惯被批评。特别是对网络空间,混淆是非的谣言需要打击,除此之外,争议和骂声是常态,负面和问题是常有,要学会去适应和面对网络。在问题面前要有与媒体和谐相处的能力,问题暴露了,舆论和公众需要一个回应,而删帖表现的则是一种拒绝与舆论交流的强硬姿态,可想而知会刺激出怎样一种对立对抗的氛围。(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