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趋向精细化

2013年11月08日 13:57:00  来源:新京报
字号:    

  作为央行管理流动性的两大类政策工具之一,早在今年年初就问世的常备借贷便利(SLF)11月6日进一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央行在其官网“货币政策工具”一栏新增了“常备借贷便利”项目,正式发布今年以来的SLF余额详情。央行着重对于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的表述,具有相当的政策含义。

  在6月份的“钱荒”后,央行不断地通过逆回购操作调控短期的流动性。实际上,除逆回购外,常备借贷便利(SLF)也是央行在今年新推出的一项调控工具。此工具在2013年初创设,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运用。在今年春节和6月份流动性异常波动时,都采取了相关操作。6-9月余额分别为4160亿元、3960亿元、4100亿元、3860亿元。

  事实上,这已不是央行近年来首次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早从去年开始,央行便频繁使用公开市场逆回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2012年全年,央行共开展逆回购操作逾6万亿,今年一季度也有1.34万亿的规模。正/逆回购取代央票发行成为央行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工具。

  逆回购、SLO及SLF等工具的创新,反映出中国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操作时的精细化取向。在对冲压力下降、经济平稳运行(官方看法)的背景下,央行更倾向以短期工具平滑流动性,而非动用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扰乱市场信号。

  当然,今年以来,央行在短期货币政策调控方面作出了诸多创新,除了旨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可能基于对风险的考量。有数据显示,在2007年至2012年间,金融市场将金融资源大量配置到产出效率较低的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领域,并用于维持诸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刺激了资产泡沫,推动三部门(政府、家庭、企业)的金融杠杆率不断上升,中国社会对资产价格下跌的承受能力已经越来越脆弱。

  正因如此,央行在报告中首次提及对房地产和地方债的忧虑,并一如既往地关注物价问题,相信这三项风险已经进入宏观调控的视野范围内。更为可虑的是,央行警示,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将进行较长时间,这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提出了挑战。

  央行称,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这些措辞不难让人联想起今年6月的“钱荒”,以及不久前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类似提醒。

  结合近段时间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看,未来货币政策将向防风险倾斜。在宏观经济企稳、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下调的背景下,防范与化解房地产、地方债、产能过剩及通货膨胀的风险,将成为央行的首要任务。(周子勋 财经评论人)

[责任编辑:张洁]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