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公款送礼、奢靡浪费的不正之风有所收敛,许多人得以抛却礼多压身的烦恼,轻松过节。也有人担心“谁不送礼谁吃亏”、“不送礼会断关系”,不顾中央三令五申,搞变相请吃送礼。“不得不送礼”的惯性,让一些人的节日生活变了味道。
节礼本是过节寄托情感祝福的载体,将礼尚往来、人情比对看得过重便会舍本逐末,落入节礼越送越频繁、越送越奢华的下沉螺旋。对送礼者而言,犹如难以突破的“囚徒困境”:不送礼似乎难办成事、或者被视作不近人情。思前想后,即便不堪所累也要趋之若鹜去送礼。以至于,送礼、收礼成了遍及社会的“集体潜规则”。这也提示我们,破解不得不送礼的个人选择困局,首先应让崇清尚俭成为集体的共同行动,重建礼轻情重的节日文化。
具体而言,要用“护清”的制度管人管权,用“崇清”的文化收心凝神,打造廉洁效能的政府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让送礼者得不到便宜,不送礼者不吃亏。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守好节日的“廉关”,层层传导责任、传递清风,以党风带民风,引导全社会上行下效、移风易俗。共同营造一个“不送礼、不收礼”的良好氛围,人们才会不想送礼也不必送礼。(李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