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正中下怀 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中秋和国庆佳节将至,作为中国人阖家团圆、举国欢庆的假日,“两节”消费市场已提前升温。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节日市场出现了一些细微变化:高端白酒销售遇冷,不再“逢节必涨”;天价月饼难“出炉”,捆绑销售隐身酒店;大闸蟹退去“黄金甲”,“不问价”已成往事……这些许小细节,从侧面反映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反对“四风”的现实功效。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礼尚往来”,节日期间恰到好处的请客送礼可以增进人际关系,增添节日气氛。亲朋好友围坐,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伴以代表各自心意的礼物,是多么充满温情、温暖的节日胜景啊。但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盛行,让“节日送礼”从一种礼仪和情感表达变成了利益交换,隐藏于其后的公权滥用更成为一种腐蚀剂,致使领导干部腐化堕落,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
节日之所以成为腐败的“节点”,最大的“肇事者”就是公款私用、滥用。俗话说,“崽卖爷田心不疼”,一些单位、个人用公家的钱送人情自然是出手大方,天价烟、酒、月饼、螃蟹等皆是“应运而生”。此次,中央在“两节”前连发禁令,要求坚决刹住节日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禁令已经初显威力。
但一纸禁令或能止住当下的不正之风,却非长远之计。过了中秋、国庆,还有元旦、春节,还有来年的各种节假日,总不能每次节前都发禁令;且时间一长,禁令的威慑力也会打折扣,有些人难免开始心存侥幸;一些人也会挖空心思,寻求应对之策,比如今年就有商家根据市场“风向”推出了“百宝箱”——“月饼盒子装名酒”、“豪华包装表心意”,发票可以开成“办公用品”。
要想从根本上刹住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还须从制度入手,斩断私用、滥用公款的“黑手”。要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遏制公共资源浪费、公共资源腐败,通过更透明、更详细的预算决算制度,实现“三公”消费公开化、精细化,管住乱花钱的手;要通过健全权力的分解、制衡机制,避免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规范职务消费,使公款流向更加合理,管住乱签字的手;要完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加大对违纪官员的查处力度,铲除“节日腐败”滋生的社会土壤。
公款一旦无法私用、滥用,公款送礼就失了“源”;没有了利益输送,公款送礼就没了“根”。没有了公款的暗流涌动,节日送礼才能回归理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打破“礼与礼”的困扰,更为正常、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