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刚过,国庆将至,各种“拼假攻略”走红网络。“拼假攻略”既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公共假期偏少,公众渴望长假带来更多休息,也折射出目前的假期安排政策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可以更好地恢复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效率,并且有利于扩大社会消费、促进经济繁荣。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休息权,应当摒弃“加班为荣”的上班文化,严格规范加班行为,遏制朝九晚“无”现象。不少加班缘于正常上班时间办事效率低下,能在上班时间办妥的事情非得加班加点。关键是要向八小时要效率、出成绩,加班加点只是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而不应成为常态。更新工作理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才是解决加班问题的正道。
法定节假日安排是直接关涉民生的公共政策,也是一张考验政府公共服务和人文关怀的试卷。建议有关部门在决定节假日安排时,不妨先把草案上网晒晒,通过抽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论证,使放假政策符合多数人的意愿。放假安排应突出指导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不妨让各部门和单位拥有一定的放假自主权,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员工诉求,适当调整工作日和休假期。
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应从法律上进行明确细化的规定,从制度完善、保障机制、救济措施、社会监督等方面依法保障。希望劳动监察部门加大对用人单位保障休息权、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休息权。从长远看,还要真正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刘武俊 原文刊于9月23日《法制日报》,有删节。原题为《节假日安排要保障公民休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