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电视台经历了一轮跨年晚会拼明星、春节晚会比大牌的“竞争”之后,广电总局终于“出招”了。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官网上公布《关于节俭安全办节目的通知》,其中要求,包括春节晚会在内的节日广播电视节目不要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2月3日《南方都市报》)
春节即将来临,“大戏”快要开演,对于广电总局如今发出的“节俭办节目”通知,有种声音认为,这个要求貌似来得有点姗姗来迟。但也应当肯定,“来迟”总比“不来”好;就算一些节目该讲的排场、该比的阔气、该拼的明星,或已基本“到位”,临时抱“节俭”恐显差强人意,而循着这一高层“吹风”,却也未必不能有所“节制”。
时移事易,毫无疑问的是,“节俭办节目”已是大势所趋的明确方向。所以,抛开“春节将至”的纠结与腹诽,广电总局的早一天发声出招,不可能会比晚一日提示引导缺少实效。至于一些地方卫视随之回应,早就开始推崇“不再烧钱办晚会”的理念,那就更显得“节俭通知”的来得正是时候了。
对于各级电台电视台来说,当然也应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的积极践行者。包括央视春晚在内,在蛇年春节节目已然成型的前提下,如何突出“节俭”意味,我觉得已没必要、也没可能再大动干戈,或者推倒重来。那么,何妨因情制宜,尽快构思和策划一些相对容易的“插播节目”,比一比另一种的“阔气”与“明星”。
先说比“阔气”。春节期间的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央视春晚和那些一线卫视的“贺年大戏”,完全可以做到不去追求那种“极致的奢华”,而像总局要求的那样,“把节约的资金用于提高节目水平、资助公益事业”。有了这种减排场花费、增公益爱心的比“阔气”意识,就更能衬托和彰显节目背后体恤弱势的人文关怀。
再说比“明星”。名人名家、演艺大腕是明星,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平凡劳动者,同样涌现了“感动中国”的无数“明星”。因而,“节俭办节目”并不仅仅是“少花钱、多请人”的肤浅认识,这里同样还考验着节目策划者善于发现“凡人之星”、努力打造“全民舞台”的能力和智慧。而这样的“明星思维”及“明星阵容”,其实才是“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真正体现。
“节俭办节目”也可比“阔气”比“明星”,并不是希望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类极端。而是说,任何时候的文艺创作和节目,都应牢牢遵循一个“接地气”的要求与主旨。远离了普罗大众,只剩下虚幻奢华,即使节目制作的“钱不是问题”,但其贴近民生、寓教于乐的重要功能,则显然是会极易“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