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界立即出现莫言作品的出版、销售热潮,而这一“莫言效应”不仅体现在文艺类图书方面。记者从进行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及配套教学辅助产品出版的语文出版社获悉,该社编辑部将莫言成名作的《透明的红萝卜》列入其正在选编的高中优秀短篇小说读本篇目中,供学生选修课进行课外阅读。(10月14日东方网)
莫言作品要进中学教材,引发一些争论,有人担心,莫言的作品让中学生学习,他们能理解多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是不是最适合中学生学习?
笔者认为,出自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文学作品,是否适合中学教材,这个问题不能不斟酌,而更重要的问题还是,选莫言作品进教材,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是认为莫言作品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文学营养,还是诺贝尔奖作品不进教材说不过去?
如果说,莫言的作品确实很适合中学教材,那么莫言的作品在国内已经存在很多年,出版社为什么不作考虑,而那边刚一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出版社便认为莫言作品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个问号如果不解开,我估计学生们也会有疑问:给我们选编的教材,标准是什么?到底是适合我们阅读的,还是以获奖为标准?当然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作品,理论上说应该是有质量的;然而有质量的作品,我们的专业机构和专家一直不曾感兴趣,甚至早在2010年初莫言本人曾建议中小学教材应收录当代作家作品,彼时有关各方毫无反应;而一朝获奖,从前不入法眼的作品一夜间便成了热门,甚至连一个过程的论证、征询意见都要省略,不免让人怀疑这里面有没有“热病效应”?至少,某些出版社的眼光与标准问题是令人怀疑的。
有语文教师认为,衡量一名作家的成就,最终要靠作品,曹雪芹没有得过奖,吴承恩也没有得过什么奖,但是同样作品可以代代相传。而笔者认为,没有得过奖但代代相传的作品,包括鲁迅等一批现代大家的作品,主要是因为有根基,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作品中的内容成为民族文学文化灵魂和精髓的一部分。莫言的作品虽然获得诺贝尔奖,但于近年来阅读气氛渐淡的国人来说,“莫言热”却刚刚开始,认识莫言和阅读、接受莫言的作品,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前的“莫言热”,实际上纯粹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功效。
或许,莫言的一些作品确实适合中学生阅读,应该编入教材,而笔者所疑,主要不是莫言作品的适合性,而是一些国人的“墙头草”性格与功利化的判定标准。很多事情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之后,国人如梦方醒,纷纷热捧,又往往会捧过其实,这是我们的一个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