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岁的小如(化名),出生后一直都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今年8月中旬,才到浙江乐清与父母团聚。不料,因遭受“狼爸”父亲的“管教”,被体罚6小时致死。(京华时报10月9日)
一个鲜活的生命消逝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又摆在人们的面前:体罚式教育为何屡禁不止?
美国有华裔“虎妈”,中国有本土“狼爸”。在中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严苛的体罚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香火不断,代代相传。扛着鸡毛掸的中国“狼爸”萧百佑以他的“狼式”教育塑造了三个子女的成功,这多少让正在实行素质教育的父母们感到困惑不已。到底“狼式”教育能否真正成就子女成功,笔者不知道,但现如今“体罚式”教育的悲剧却频现报端。
毋庸置疑,体罚一直是教育方式中的主题曲。尽管如今法律条文中对体罚明令禁止,社会普遍也有一种共识体罚是一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但无论在家庭教育抑或学校教育都能看到体罚的魅影。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受冻教育等,学校与老师这些变相伤害孩子尊严与人格的教育方式,侵犯孩子正当权益的体罚,相比直接的“中国狼爸”的肉体惩罚,其恶劣性质更值得我们鄙斥与追究。
那么,“体罚教育”在中国如此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如今的父母尤其是农村等底层劳动群众受制于一种价值观的影响:只有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而事实上,这在现实社会的写照中也正成为仅有的出路。于是在生存危机与生活压迫下,有点前瞻性的父母以及失去理性的父母只能从严教育孩子,而从严的标准常常落入体罚的窠臼当中。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不剔除应试教育模式,不摆脱唯分是举的观念,不改变冲刺高考独木桥的现状,就避免不了教育当中的体罚。
当然,我不是赞成“狼爸”的教育方式,也不提倡“狼爸”那种剥夺孩子童年幸福与快乐的“育儿经”。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法笔者也不能够完全苟同,相比“棍棒教育”,“赏识教育”似乎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笔者认为,无论是“赏识教育”还是“棍棒教育”都应有度,并且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品性来灵活掌握。无论怎样都不能以过度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幼小的身体承载不了过多的苛责与惩罚。所以,在此笔者呼吁广大的家长们,教育孩子要适度,让因“管教”孩子而产生的悲剧远离我们的视野。(范云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