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一些幼儿园新生家长向笔者倾诉他们的烦心事。他们说,家里老人已经下最后通牒,要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否则担心孩子跟不上。于是有意思的情景出现了:在是否提前开发孩子智力方面,一些年轻父母表现得很淡定;而老人们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表现得很焦虑。年轻父母“快乐教育”的理念在老人身上受阻。
印象中,当孩子两三岁时,让他们学这学那的人总是父母。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父母总会提前教他们识字、学简单加法等,而老人们总会心疼孙子孙女,担心他们学得太辛苦。对老人来说,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生活,孙儿学得好不如吃得饱。孩子父母与祖辈的淡定与焦虑为何会发生转变?
在育儿方面,很多年轻父母擅长通过教育类书籍取经。很多国内外教育专家告诉他们,孩子今后成就如何与智力的提早开发并无关系,与其拼知识,不如观察孩子,关注他们的兴趣,挖掘潜能。而这样的新理念却不被老人接受。老人们将他们关注的视角由生活转向教育领域后,自身的育儿经验告诉他们:3岁的孩子如果什么都不学,是在荒废光阴,会毁了孩子。老人们在小区里碰头聚会,谁家孙子学了什么,谁家孙女学得如何,往往成为热门话题。
如今很多“80后”年轻父母都是和老人同住,在对待“第三代”的教育问题上,前两代人还有很多绕不过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教育理念有分歧时如何沟通,教育方式不同怎样处理等。对于年轻父母来说,沟通时要照顾老人的感受,家庭里最好约法三章,推出教育孩子的“主心骨”。而对于老人来说,也要相信自己的子女,因为他们正在学着如何做父母,这也将是他们一生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