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前北大教授、经济学者邹恒甫在微博上爆料“北大院长奸淫梦桃源服务员”。邹至今未提供证据支持其“北大淫棍多”的指控,这条有“诽谤”嫌疑的微博却被转发7万多条。25日邹又发布“北京大学学生实名举报北大学生会主席贿选”的微博。在“举报人”否认自己写信后邹删除了微博原文,此条微博也被系统标志为“不实信息”,但不少意见领袖、微博大号仍参与了信息接力:为不实信息正名者少,抨击高校学生会腐败或泛谈学术圣地堕落者众。
人们为什么会轻易相信邹恒甫对北大尚无证据的指责?
从此次事件的发酵过程来看,不实信息的广泛传播与邹的身份有关:与北大纠结的关系(他自称被张维迎排挤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素来敢言偏执的作风和出色的专业简历都使他成为绝佳的爆料者。
但这件事的关键并不全在于邹的“爆料”,也在于广大民众的“相信”。甚至可以说,“相信”是先于“爆料”的。爆与不爆,相信已在那里;传与不传,不满已在那里。邹无头绪地指责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并不纯然如一些评论所说是信息素养低下,也是因为他们早已相信了由邹恒甫道破的“玄机”。
这就使得北大人不得不先反求诸己,找自身的原因。在我看来,这一是因为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中国人向来对北大有高期待。这种期待和要求除了北大在中华民族兴衰史中奠定的光辉形象外,还有充足的现实原因:北大享受了大量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但每年能录取的学生却极为有限。一个用着纳税人的钱运作,又注定要走“精英路线”的机构当然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人们之所以骂北大“不是圣地了”,恰恰因为他们认可曾经的北大是圣地,并且认为现在的北大应该继续是圣地。
另一个原因在于,北大及其他高校近年来出现了“行政化”倾向加强的趋势。很多学者如钱理群、陈平原等都指出过这个问题。学官亮相,学者退场,权力取代学问成了校园的通行证,官阶而非成果成了众人的指路标,更遑论学者的修为与大家的风范。这种风气有时也影响到了学生。邹恒甫所抨击的正是北大官僚之风盛行,这种抨击虽无证据,却戳到了中国大学的痛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大此次受谣言之害可以说是在为近年来高校悄然发生的变化和时时被爆出的丑闻埋单。
面对此次风波,查清真相是第一步,正视被广为抨击的问题是第二步。在8月27日的通气会中,北大纪委经调查称在梦桃源未发现邹所指情况。但这种“自己查自己”的机制和“访谈所有员工”的调查方法,本身又引起了新一轮的指责。这次指责的依据不再是谣言,而是北大实实在在的应对行动。至于第二步所涉及的实际问题,更是老生常谈。作为一个北大学生,我也期待切实的改变,我希望北大能更好,我希望北大学生能更好,仅此而已。
至于事件的另一方:网民,他们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狂热,而在于冷漠。网络尤其是微博的基本信息传播生态是“来也快,去也快”。对谣言的狂热是一时,对热点的追捧也是一时,而对平凡真相的冷漠却是绵长的。邹恒甫事件能撼动北大吗?北大就真的水深火热、焦头烂额了吗?直到目前,他的指控仍是无证据的谣言。在没有新发展的情况下,再过个十天半月,网民对此事定会热情减退,北大也算熬出头了。
但这并不是北大真正的出头之日,只要问题还在,北大就会面临类似的挑战。下一次也许便不再是谣言,而是丑闻。怕就怕狂热又冷漠的网民只把丑闻作谣言,怕就怕北大自己也只把丑闻作谣言。那时,北大倒是“百毒不侵”了,如果那样北大却也无可救药了。(程曼祺原题:爆与不爆,相信已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