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字发布最忌讳的那些事儿

时间:2012-08-10 15:15   来源:工人日报

  针对“全国2011年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的质疑,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回应,“调研结果是科学和客观的”,同时承认,平均值掩盖了地域差异和阶层差异,今后的研究有必要“细化群体分类”,在调研手法、指标设计、形式上继续改善。

  其实,当质疑者在质疑统计数字的准确性科学性时,质疑之声本身也值得分析。显然,那些住房面积高出平均值的,大多会一笑了之,不太在意统计数字低了还是高了。而自嘲“拖后腿”的人,多是对照数字,发现自己不及平均值的人。因此,反应到媒体上的质疑,其代表性本身也存在一定偏差。

  什么样的统计数字最容易吸引公众关注?与普通人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公众最有切身体验、最容易做直观对比的,比如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平均房价、平均住房面积等。近年来,屡屡引起争议的多是这些统计数字。

  但凡发布“全国”或“平均”之类的数字,千万当心。凡涉及“全国”的调查数字,必然面对调查的覆盖面是不是足够广、样本量是不是足够大、抽样方式是不是科学、统计结论有没有推广性等问题。在调查结论中,除了一个全国平均数字之外,不能缺少更细化的分类数字说明与支撑,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群的分层统计结果等。而这样的调查对于调查机构的实力、声誉、公信力等都是很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一些需要做跨越多年的连续性对比调查,一个数字的得出,往往要付出庞大的成本,包括问卷设计的科学性、调查人员的素质保障,以及后期统计分析的专业能力,等等。

  统计数字的发布,切忌内含模糊、标准不一。比如,同样是最低工资标准,其实含金量不同。有的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是职工净到手的“裸钱”,不包括加班工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有的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则包括劳动者缴纳的三项社会保险费,但不包括住房公积金在内;有的地方则包括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这就意味着,即使同样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同地方的职工拿到手的钱可能相差一两百元。事实上,如果不对最低工资标准做严格的统一,简单的对比难免产生歧义。

  统计数字的发布,切忌“大包大揽”,必须明确统计口径。比如,关于平均工资,几年前,一些城市发布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市民感觉自己的收入“被提高”。其实,问题在于统计口径上,一些收入较低的群体恰恰未被列入统计范围,如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离休、退休、退职人员,还有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等。排除了这些人员,最终的统计数字自然“拉高”。这就是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周延而导致的结果偏差。

  还有,统计数字的发布,切忌概念先行,赶时髦。近来,所谓“幸福城市”、“宜居城市”的排名很是热闹,每每在吸引了一时的公众眼球后,迅速销声匿迹,没有留下多少权威印象,也谈不上什么影响力。这种所谓统计调查的流俗化、跟风化,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弱化着公众对科学的统计调查价值的评价。近日,专家称,“经三级指标体系测评”,“中华民族复兴任务2010年已完成62%”,引得很多人“看不懂”。专家有专家的研究方式,百姓更多从自身生活感受评价社会变迁,二者之间如何寻找顺畅的对话通道,有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现有研究水准下,某些社会问题能否量化?量化的指标是否科学?当这些问题尚存争议时,限于小范围的专业领域内学者间的讨论,未尝不可。有的统计数字的意义更多在于为科研、政策制定提供宏观数据,那么,一旦准备面向大众媒体发布,应该给出足够通俗、详尽的解释与说明,不能一味孤芳自赏。

  统计数字学问多。来自公众的一轮轮质疑,有益于相关部门在发布统计数字时,更为务实、严谨。(刘文宁)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