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官被骗不是花边新闻

时间:2012-08-03 15:49   来源: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等北京媒体报道,北京的王先生为了帮两个朋友买官,被骗取600万元。日前,北京市二中院已就这起诈骗案件开庭审理。

  庭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邹焰焰承认了收取600万元的事实,但辩称没有诈骗的故意。而王先生并没有在开庭当天现身。据悉,王先生不愿意把买官的朋友说出来,并表示自己的两个朋友毫不知情,只是想成事之后再予告知。

  从目前的处理情况来看,这起案件仅被视为单纯的诈骗案件。如果说该案还存在复杂性,也只是邹焰焰所述的,其委托办事的第三人刘军茂。邹刘二人在犯罪事实和犯罪金额供述上有着极大的出入,刘军茂也已被另案处理。

  在检方出具的王先生的证言中,他的两个朋友,仅以“官至辽宁省一厅长,想谋求副省级职位”和“政法大学副教授,想进公检法系统”的笼统特征代替。新闻报道详尽描述了王先生的受骗原委,至于两位处在案件中心的朋友,则以王先生的守口如瓶轻描淡写地带过。面对案件涉及的巨额买官情节,王先生到底在为谁买官?所谓的两个朋友跟王先生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甚至看不到这样的追问。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王先生选择性沉默的结果。然而,这样一起涉及关系官员队伍乃至政治系统根本机制的问题,是不是一个沉默就可以忽视?

  为自己的朋友垫付巨达600万元的款项买官,且对方还不知道,听上去已经足够蹊跷。更何况,即便当事人不知道,王先生仍可以明确提出每个人的具体职务要求。事实上,光是王先生据以沉默的理由,就充满了疑窦。然而,此案不但没有引起相关方面的关注,而且相关的报道也花边截取式地把它定位于一般性社会新闻。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甚至超过了作为刑事诈骗的案件本身。

  从本质上说,买官卖官直接关系到国家根本的政治生态,也可以说是权力腐败最为恶劣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内外部监督制约,予以最为严厉的惩处,是必须的手段。而从北京的这起诈骗案来看,情况显然并非如此。从报道看,没见到纪委、监察部门迅速跟进案情、及时调查涉案人员的信息。媒体自身对此也全无态度。从任何方面,它都被视为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而不是作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来看待。

  诚然,从案件透露的信息看,买官行为并没有在权力系统内实际进行,这或许是此案被定性为单纯诈骗案件的原因。但这并不表示买官行为仅仅是社会传说,戚火贵案、胡长清案以及最近的黄胜案,都证明了至少在近20年来,买官卖官行为存在的事实和达到的层级。

  王先生的沉默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死结呢?仅就犯罪事实来看,邹焰焰、刘军茂两人都经手过欲求买官者的相关信息,找到证据并不困难。从这个角度看,该案呈现的问题,或许也是腐败无法缓解的一个因素。(付小为)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