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应破除施舍逻辑

时间:2012-06-20 11: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们不要认为,为新莞人提供公共服务,是对他们的恩赐和施舍。”在6月18日下午召开的“东莞市创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动员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强调,本地人和新莞人都要有相互感恩的情怀,才能和谐共处。(6月19日《南方都市报》)

  长期以来,“外地人”有时候会被一些人视为“洪水猛兽”,在现实中不是遭受白眼,就是遭受歧视。“本地人”能享受的公共服务,很多都与他们无缘。这仿佛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如果给予外地人一定的福利,是抢了“本地人”福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心理下,“我们不要认为,为新莞人提供公共服务,是对他们的恩赐和施舍”、“东莞本地人和外来人员都应该相互感恩”,有着深刻的启示和纠偏价值,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意。

  我们看到,尽管东莞等众多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外地人的努力和贡献,但在公共服务享有方面,却似乎是另外的事情。有学者统计,北上广等城市外来人口对当地GDP的贡献都在30%以上,但是,他们无法同等享受当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为新莞人、外来务工者提供公共服务,不是对他们的恩赐和施舍,应成为所有公共管理者的信条和理念。而要破除施舍逻辑,首要前提就是认识到施舍和恩赐逻辑的危害性:其一,可能人为制造对立和排斥情绪;其二,抽空了外地人作为公民本应享受的权利和公民资格;其三,无形中降低了外地人的归属感,甚至有“驱逐”的意味在内;其四,显然背离了社会流动的趋势,是对社会流动正当性的抽空。

  从理论上讲,政府应该为所有的当地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因为所有的居民都是纳税人。但是,长期以来,各地政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自己的户籍人口,而且实行城乡户籍不同待遇,对外地人有形无形地排斥和剥夺。在此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公共性诉求,正在被遮蔽和抛弃。

  认识到“为新莞人提供公共服务,不是对他们的恩赐和施舍”,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起点。一个无法让外地人享受公共服务的城市,不是一个好城市,这对全国所有的公共管理者都适用。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