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范的“医生兼职”比“乌龙手术”更危险

时间:2012-05-29 10:13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姚凤柏出现咳嗽、咽痛和胸闷症状,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其为左肺中心型肺癌,医生建议做切肺手术。该院特邀请北京医生李康对其实施手术后死亡,而李康已离开医院。事后检查发现死者无癌细胞。有录音显示,就诊医院的医生承认为李康索要万元红包。(5月28日《京华时报》)

  检查发现无癌细胞,竟死于癌症切肺手术,不仅白白挨了一刀,连命都给丢了,这样一起医疗事故,本已相当骇人。不过,比医疗事故本身更骇人的,恐怕是其幕后的交易,就诊医院的医生承认为手术医生索要万元红包。如此情形,极易让人们联想起当下的各种过度治疗。

  不过,事后检查发现死者无癌细胞,固然说明存在误诊,但事实上,对于医疗诊断而言,本身也有其不确定性。不仅如此,手术与诊断毕竟不完全是一回事,甚至是医疗分工中的两个行当,术业有专攻,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癌细胞只能说明诊断有误,却不能就此得出手术医生为了利益而昧着良心切除患者的好肺。

  笔者以为,这起医疗事故暴露出的是:对医生兼职的监管盲区与由此而导致的医疗乱象。事实上,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固然有优化医疗人才配置的良好初衷。但是,既然事关健康与生命,医生兼职的前提,其实必须以病人的利益为中心,因此也就需要有健全与完善的监管制度。即便在医生兼职合法的许多发达国家,也同样有着严格的管理。在美国,医院在聘请兼职医师时,要经过医师协会的批准,医师协会会对该医院的技术力量、医疗设备等方面进行相关调查,达到要求的才会获准聘请兼职医师。医师协会则对兼职的医生的资格设定一个标准,建立兼职医师随访机制,随访的内容包括对每个兼职医师的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统一考评,假如不合格,医师协会可随时取消其兼职资格,从而保证兼职医师的医疗质量。同时,国外相对完善的医疗与保险制度,能够从法律上堵住医生兼职的各种漏洞。

  相形之下,国内的医生兼职,往往因为缺乏起码的监管规则,因而也就难免出现一些乱象。以报道中这起医疗事故为例,当地医院做前期诊断和病理分析,只邀请大夫去做手术,几乎是医生兼职过程中的相当普遍的分工模式,但手术与诊断环节之间的断裂与隔离,注定会放大甚至令风险失控。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名医,却在兼职这条阴沟里翻了船,与其归咎于医德或是能力,毋宁说暴露出国内医生兼职行为的失范。而只要相关的监管迟迟不到位,医生兼职的乱象恐怕要比“乌龙手术”更危险。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