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滦县“新古城”的发展模式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2-09-11 15: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第二届滦河文化节在河北滦县隆重召开,本次文化节以皮影为宣传亮点,不仅组织了全国第一届皮影比赛,而且还邀请了全国著名的皮影剧团在滦县演出,对于媒体来说可以说是题材丰富,然而,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访一圈后发现,当地最引人注意的并不只是滦河文化。

 

矗立在新古城中的宝塔。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翔/摄

 

新古城的风景的确很美。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翔/摄


    投资50亿建设古城

    “滦州古城”是当地宣传的一块招牌,据了解,这是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项目,由云南一家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建设面积2000亩。这座“古城”是刚刚建成不久的,“古城”对外开放的有两部分,一部分婚庆街,一部分是韩国街。古城的建筑十分的精美,还建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巨塔。在塔上面的风景可谓十分秀美。但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滦州古城“应该是滦县的新古城,滦县有一个真正的古城,位于孙薛营村北滦河南岸,是夷齐庙旧址,距离“新古城”并不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看到那里的风景。据了解,建造和修筑“新古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护原有古城。滦县政府是这样计划的,先投资兴建新“古城”,然后再把古城商业街的盈利用来修缮和改造原有“古城”。

 

古城周围,可以看到滦州古城的宣传广告。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翔/摄


    “滦县速度”一个月就竣工的皮影博物馆

    这次文化节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皮影博物馆,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参观的时候发展里面的展品非常精美,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布置非常细致,甚至有专门供皮影剧团表演的场地。皮影博物馆里展出了“滦州胜景图”、“滦州风情图”两个10几米长的皮影长卷,被称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人物栩栩如生、风景壮阔秀丽,加上皮影材质的特殊,更凸显长卷的品质。然而,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这座博物馆是在文化节开幕前刚刚竣工的,前前后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被称为“滦县速度”。

 

一个月就竣工的皮影博物馆。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翔/摄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个适合的模式


    滦县连续两次举办滦河文化节,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是明确的,滦县本身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真正将这些资源变成财富,发展成产业,恐怕并不是两届文化节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联想到当下,全国各地都在一窝蜂的做文化产业,发掘各地地方特色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不得不让人深思,文化究竟如何发展能变成产业?各地如何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在这次文化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滦县宣传部的负责人,详细解答了关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问题,让人感觉到当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也看到了制定文化产业规划的细致。发展文化,对地方政府来说,可以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刘玉珠司长在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时所说,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我们希望各地方真正利用好文化发展地方经济,我们更希望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能给老百姓多一点实惠。

编辑:王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