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此举引发不少关注。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将加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番人民币汇率改革获得了市场和学界的广泛认同。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已基本接近均衡水平,目前是汇率改革推出的合适时机。去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率已降至3%以下,人民币汇率正接近均衡水平,但此举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还难以判断,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扩大难以减轻汇率单边升值的压力,银行和外向型企业将面临一些汇率风险。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仅出现过突破6.30的历史新高,也出现过单周贬值5%以上的情况。如果以此认定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态势已经转变,笔者认为并不客观。
尽管今年出现过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但最新的一些数据证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开始重现。央行日前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报告显示: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050亿美元,比去年末增加约124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顺差仅为6.7亿元,这意味着数月以来资本外逃的情况得以扭转、人民币升值预期或重现。
去年9月以来出现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与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人民币套利活动有关,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特征实际上并不明显。去年9月份前后,欧债危机恶化在全球引起恐慌,投资者纷纷抛售非美元资产,对美元的需求急剧增加,发展中国国家货币对美元都出现程度不等的贬值。同时,由于欧洲银行在香港的风险敞口很高,欧洲银行的去杠杆化造成了香港美元突然短缺。套汇行为对香港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对内地人民币产生贬值压力。
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出现只是暂时性的。在我国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一直占据主体地位,而国际产业分工短期内难有太大变化,加工贸易的存在还将继续扩大我国的贸易顺差;同时,我国高储蓄、低消费的状况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储蓄、高消费相对应的国际经济格局短期内也难以改变,这些深层次原因都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与外来直接投资的流入具有长期性,人民币还将面临升值压力。
海关总署最近公布的一季度外贸数据,也显示我国贸易顺差的局面并没有结束。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顺差6.7亿元。虽然顺差大幅收窄,但3月份的部分数据却非常值得关注。经季节调整后,今年3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2%,其中出口增长9.8%,进口增长4.6%。今年在我国出口增速放缓的同时,进口增速降幅更为明显。受国内经济放缓影响,进口增速比出口增速下降得更快。基于房地产调控和控物价的需要,今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能轻言放松,进口增速放缓的局面可能还会持续,我国贸易顺差很可能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会增大。
从国际因素来看,今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政治因素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仍然可能推动人民币的升值。
人民币汇率虽然已经接近均衡,但今后一段时间升值的压力依然较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的扩大,将加剧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发展远期外汇市场,建立外汇期货、期权尤为重要。只有创新汇率衍生产品,使不同的外汇衍生工具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避免可能带来的外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