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我国将用的五年时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去年3月23日出台的改革意见,至今已施行一年有余。而如果从1995年的全国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召开算起,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进行了17年。时间之长,反映难度之大,可见一斑。那么,改革的难点究竟在哪里?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改革之后会产生哪些影响?
事业单位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如果从1995年全国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召开算起,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这盘大棋已经下了整整十七年,这次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阶段性目标。
可见,这盘棋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在这场改革中,许多政府部门既是推动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这种“刮骨疗毒”、“自断经脉”式的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
毛寿龙:现在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我估计五年以后基本上就实行新的机制了。对领导干部来讲,他逐步会取消行政级别,在某个岗位上工作并不是说终身是什么级别。很多事业单位都是副部级,不可能永远保住。
砸掉“铁饭碗”
然而,正如《意见》所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这和当初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与国企改革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不改不行相比,此番事业单位改革显示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有计划性。
毛寿龙:国有企业改革很多企业就卖掉了,而且实行破产、并权了以后,或者说所有制改造以后,他整个和国家没关系。事业单位改革,你怎么改,还是和国家有关系的,因为毕竟是公益性的服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说,国有企业改革是危机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是发展需要,这两者有很大的差别。
在5年目标之下,根据《意见》,事业单位被划分为三类:“参照公务员类”,即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入政府序列;“自收自支”类,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被推向市场;“财政补贴”类即公益性事业单位,将从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推进,采取“管办分离”等办法完善治理结构。
事业单位转变为行政机构,意味着在目前国情下,将有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由原来端着的“铁饭碗”变成“金饭碗”,而与此相对,也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可能因此被砸了“铁饭碗”。如何划分事业单位的性质,这是此番改革的难点所在。
毛寿龙:首先事业单位的一部分行政编制或者转变为政府的公务员行政编制或者职能归公务员,它自己并入到事业单位,事业编制可以说只减不增。而且进入机构改革的事业单位,进入行政编制以后,他它的编制也不是新增加,需要调剂的。这次改革应该说从制度上或者说从根本上改变事业单位“铁饭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