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只见‘技术’不见‘体制’!”在日前金融界网站组织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高市盈率和高度投机一直是A股市场的两大特色,也体现在新股发行过程中。上市门槛高、市盈率畸高、透支增长潜力、超募严重。业界普遍认为,对于这些问题,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稿中提出了不少针对性的意见。但刘纪鹏提出,新股体制改革的背景是中国股市生病了,这种病因从表象上看是“三高”(高发行价格、高市盈率和高超募额),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办法是治标,但这并不是治本的办法。现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更多地停留在治标的基础上,没有针对股市的本质问题提出治理的办法。
“当前我们的新股发行体制实际上包含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更多的是体制,我们需要分析,中国的新股发行体制包括硬组织架构和软组织职能的划分上到底包含哪些环节?对这些问题改革意见基本上都没有涉及。这个原因就是监管部门的指导思想还没有调整过来。虽然说要推出体制改革,但文件中并没有提到体制改革。”刘纪鹏说道。“体制改革应该直接指出监管层发行部门应该做哪些调整,应该怎么做,这个部门职能到底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弄清楚。目前的发审委是建立在貌似市场化的核准制,但其实是很严苛的审批制基础之上的。这些也决定了在实际核准中,现在我们在信息披露方面没有达到西方成熟市场的标准。”
刘纪鹏点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问题虽然在意见的开头提出,但实质内容却并没有提出来。”(记者 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