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东启西”中国中部经济崛起正当时

时间:2010-12-28 09:05   来源:新华网

  “在中部的布局上,我们进程显然有点晚了。”郑州百事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连茂日前向记者感叹:“中国中部地区的市场潜力太大了,我们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对于快速消费品来说,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意味着大量的市场需求,饮料行业的国内外大鳄2010年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投资大战:

  3月份以来,汇源、娃哈哈相继宣布新增生产线和投建生产基地。10月,可口可乐在华面积最大生产基地、投资9亿元的漯河新工厂运营揭幕。11月,投资2亿元的百事可乐河南郑州新厂奠基。

  这只是中国中部吸引投资风云涌动的一个缩影。一度处于东部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夹缝中的中部地区摆脱了过去“不东不西”的尴尬,迎来了“承东启西”的快速发展。昔日的“经济洼地”正在实现新的崛起。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人口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继2009年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来,2010年,中部崛起的相关政策开始密集出台。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9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文件为中部发展规划出发展路线图,中部地区未来发展趋势更加清晰。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18.8%上升到19.4%。今年上半年,中部六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四大区域板块之首。

  “随着中国加快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步伐,在以‘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经济转变的态势下,中部地区的优势开始凸显。”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刘刚教授表示。

  “中部地区地理优势突出,连接东西,交通便捷,劳动力充足,这些都是我们考虑的,最关键的是,中部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浮出水面。”汤连茂表示。

  巨大的市场需求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以安徽为例,前11个月安徽省累计消费3738.4亿元,同比增长19.2%,增幅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三。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从东向西的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大势所趋。过去沿海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也与内地拉平,在外部条件的推动下,中部土地、煤、电等资源充足,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也下大力服务招商引资,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河南省商务厅外资处郭海燕处长表示。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中部地区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在武汉,贯穿东西南北的铁路线呈现出一个大大的“米”字形,来往东西南北的京、穗、沪、蓉四大城市中心,只需5小时。随着高铁的开通,2011年底,河南到北京只需两个半小时,武汉到北京只需4个小时。

  交通的便捷也促进了中部城市群的发展。在政策的引导下,武汉城市圈等6大城市群正在对整个中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2010年11月,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株潭城市群对湖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在谋划中部经济崛起的道路时,国家也在积极引导各地依托特色探索新的发展模式。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中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之一,为了引导中西部产业承接的有序和科学发展,这里正在探索一条在转移中升级和在转型中创新之路。”安徽省芜湖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汪自强表示。

  2009年10月,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其后,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

  “新时期,中部发展的动力之源应该立足在科技创新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宣传中心李宏表示,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未来6年将投入1万亿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等6大产业,力争建成中国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010年12月,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首次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题设立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中部地区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6000美元迈进的重要阶段,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刘刚教授点评认为,“十一五”期间,中部各省基本敲定了城市群的定位和方向,区域协调发展写入了“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必然是中部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群崛起的发力之时。”(孟华 李建敏 王丽)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