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稳定物价要引导游资发展实体经济

时间:2010-12-06 13:3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 日前,“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应邀出席并作大会发言。他指出,流动性总量过剩和结构失衡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大规模民间游资的无序流动,在推高我国物价的同时,加剧了城乡居民的通胀预期,进一步推升通胀压力。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对民间游资的引导,调整过剩流动性的流向,将“迷失的货币”或“超额货币”引导到最需要的投资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民间资本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渠道,有助于推动过剩流动性转向实体经济,缓解我国通胀压力。为此,当前宏观调控重要的任务是引导游资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变“魔鬼”为“天使”,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缓解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

 

  辜胜阻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既有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也有自身“逐利”天性的诱导。一方面,过度行政性垄断现象严重,行业垄断势力强大造成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垄断行业监管部门缺位越位并存,竞争管制与歧视性待遇并存,垄断行业改革滞后,使得民间资本面临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和进入可能不得不退出的“弹簧门”障碍。国际热钱、贸易顺差使得大量外汇流入,迫使央行不断加大流动性注入力度。然而,国内金融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发达,以及投资领域的政策性限制,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狭窄,大量超额货币难以形成有效资本而不得不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由于缺乏有效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民间资本的投资环境不优,激励不足、风险较高,使得其“不想”和“不敢”进入实体经济。

 

  同时,资本的“逐利”天性也是促使民间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的重要原因。由于劳动力、原材料、土地、资金、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以及汇率风险加剧,多重因素叠加,共同推高生产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使得实体经济“利润薄如刀片”甚至无利可图。在高额利润回报的“诱惑”下,民间资本往往有更强烈的动力去追逐虚拟经济。据调查,目前只有30%的温州民间资金回归实体经济,65%则流向了楼市和股市。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报告显示,60%的被调查企业是由于“实业不太好做”而将部分企业资金用于购买非厂房的不动产。

 

   辜胜阻指出,富余流动性过度追逐各种金融资产、房地产、农副产品和基础资源,会推动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加剧盲目的市场投资行为和经济泡沫化倾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股市、楼市和煤市是我国民间游资追逐暴利的三大市场。但是,随着煤碳资源重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加之金融危机后股市的持续低迷,民间游资转向价格相对较低且存在需求缺口的“菜市”和农副产品流通领域。在游资的“推波助澜”下,我国10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了10.1%,蔬菜价格上涨了31%。国家发改委监测的31种商品中,80%的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上涨。11月上旬,国内36个城市的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同比上涨62.4%。由此可见,大规模民间游资的无序流动,不断推升人们的通胀预期,形成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了经济运行的波动风险。

 

  辜胜阻强调,推动民间游资回归实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有助于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而且有助于减少过剩流动性,缓解通胀压力。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努力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散机制和区别于传统金融的融资机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

 

  ——要鼓励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构建完整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创业创新投融资链。要积极鼓励民间天使投资,培育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并通过构建天使投资网络和信息交流平台、优化区域环境等手段不断完善天使投资机制,引导巨额的民间资金转化为创业投资;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基金、融资租赁、信托、担保等行业的限制,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渠道,为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机遇和条件。要建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其领投效应,吸纳包括游资、热钱、闲钱在内的社会资金投入,拓宽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壮大风险投资事业,实现共担风险,共享利润。

 

  ——要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推进资本市场扩容,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便捷的资本流动渠道。要努力做强主板市场,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完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和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债券市场,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要尽快启动“新三板”的扩容进程,促进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在更多基础条件较好的高新区试点。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形式,吸引民间资金进行债券投资。通过以资金的退出通道为导向,让参与股权投资的民间资本通过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退出获得最大增值效益。

 

  ——要加大财税扶持,提高新兴产业投资收益,构建扶持民间投资发展新兴产业的财税支持体系。政府在加强对民间资金流动监测、引导和调控的同时,也要实行积极的财税政策,提高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效益,做到既“晓之以理”,又“诱之以利”,使投资有利可图。要坚持“少取多予”的方针,对从事新兴产业的企业进行“减税、减费和贴息”,通过推行结构性减税、减少企业税外费用征收、允许科技开发准备金和结构调整准备金并在税前列支等手段,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高创新企业和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要利用财政资金建立专项补助资金,降低新兴产业投融资成本。要加大政府采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首购”、“订购”等措施降低创新企业的市场风险,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让民间资本分享新兴产业所带来的高额创新回报。

 

  ——要优化投资服务,强化投资权益保护,降低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要建立社会化投资服务体系,推进专业化投资服务机构的建立,完善民间投资管理决策、营销策划、投资咨询和审核报批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信息等综合性投资信息网,筛选和储备投资项目,为全社会提供准确、充分的投资信息。要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权益保护,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有效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让他们敢投资、愿意投资。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