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破解“两难”需先摆脱GDP崇拜

时间:2010-11-17 10: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当下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长期经济结构调整和短期有效需求管理之间出现了矛盾冲突,宏观经济政策决策也陷入“两难”境地。笔者认为,“两难”问题的实质是长期与短期经济目标在政策选择上产生的冲突,我们既不能不顾短期经济平稳增长的需要,又不能舍弃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的诉求。但长期经济持续发展是经济政策必须着重考虑的层面。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要以长期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做到“供需并重、长短结合”。

  首先,要从心理意识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接受低的增长速度。长期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经济政策思维之中,以“GDP崇拜”为代表的“速度拜物教”思潮极为汹涌。“十二五”规划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维开始弱化,“包容性”增长的思路逐步显现,这说明以GDP增长以及“保八”铁律为核心的政策线路开始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决“两难”的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接受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宏观经济政策要在不严重危及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牺牲短期经济增长速度,着眼于长期经济稳步持续发展。

  其次,要切实加快投资结构的调整。经济转型不是不需要投资,与此相反,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从短期出发,不能过快缩减危机以来的投资规模,要保持投资的平稳性。但是,同时又要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优化投资结构,从“增长优先”与“就业优先”的投资政策思路转变为“创新优先”和“结构优化”为目标的投资政策理念,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合理创新金融工具,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来调优整体的投资结构。

  再次,要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处于结构调整阶段的中国经济需要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供给机制。而最为重要的是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使资金优先进入高技术产业、节能减排产业以及民生工程等领域。

  最后,要从长远着眼,逐步加快增量改革进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主要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短期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长期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快包括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和垄断行业等多个层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时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和职能转型,推进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到公共服务型转变。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