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4.4%,超出市场预期,流动性过剩是这次物价上涨主因。考虑到适度通胀有利于整固经济增长趋势,管理流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现在所谈的流动性主要还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的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方面,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极高的货币供给,据测算,目前中国境内流通的人民币总额有10万多亿美元,人民币的广义货币总量已是全球第一,1978年其数值还不到860亿元,如今已高达69.64万亿元,累计增长近810倍,而同期GDP增长仅93倍。
数据显示,去年广义货币的增长是27.59%,今年前三个季度广义货币的增长是19%,“十一五”期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速平均下来为20%,而同期对应的GDP 名义增速平均为16%,GDP实际增速平均为11%,这意味着中国近五年来货币供应增速已经大大超出实体经济吸纳的范围,反映出货币利用效率之低,也导致了大量富余流动性的溢出。
而国外流动性的再次泛滥更是激化了矛盾。11月3日,美联储公布了第二波量化宽松政策内容,将在2011年二季度之前将额外购买6000亿国债以提振就业和维持价格稳定。在流动性过度泛滥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相对良好的经济基本面的双重作用下,资金会毫无悬念地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而中国更是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成为流入的首选地。
中国流动性在“外洪内涝”的双重作用下,不断被做大。流动性的总量确实增加不少,可是,缺钱的地方照样缺钱,老百姓面对不断攀升的CPI,手足无措。一方面,市场庞大的流动性,而另一方面,面对物价上涨,购买力减弱,老百姓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试问庞大的流动性到底流向了何方?
如今政府正在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可投资的渠道也的确不多,黄金、古董这些市场都很小,主要的市场还是股市和楼市。
在中国经济存在内外失衡的格局下,一定的通胀水平,不至于导致经济恶化。如果调控得当,还可以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适度通胀有利于整固经济增长趋势,推动国内消费增长,改善价格传导机制并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因此,在控制通胀已成为当前首要任务的背景下,管理流动性显得尤为重要。今年,官方表态希望将通胀水平控制在3%左右,而央行于11月10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在管理流动性方面采取的措施,也表明了央行会持续的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能够合理。相信今后央行还将密切关注物价的走势,要继续灵活有效地运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这些传统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