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流传这样一个笑话:一个非洲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在非洲,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无法想象。手电筒、鞋袜、布匹、食品、手机、摩托车、电视机、建筑机械,非洲人的衣食住行早已离不开“中国制造”。数据显示,2009年中非贸易额为910.66亿美元,保持稳步发展势头。
非洲许多国家轻工业发展缓慢,多数生活用品无法自己制造,只能依靠进口,因此价格十分昂贵。比如,在非洲,塑料假花的价格是真花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一个小搪瓷杯的价格在非洲相当于15公斤土豆。与从南非、欧洲等地进口的产品相比,市场上中国产品在价格方面拥有巨大优势。
以东非第二大经济体肯尼亚为例,同样品质的衬衫,肯尼亚本地生产的4000先令(约合人民币400元),中国产品的价格约为一半甚至更少。
一般而言,非洲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是中国产品价格的3倍至4倍。布匹、家用电器、药品、塑料和搪瓷制品价格则是中国同类产品价格的5倍至8倍。
“要是没有中国产品,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手机。”埃塞俄比亚广播电视集团高级编辑海耶路·希蒂耶举着中国制造的全球通手机说:“买中国产品让我们能省下不少钱。”
近年来,非洲人生活中的“中国制造”越来越多,许多中国品牌也日益成为非洲家喻户晓的名牌,比如长安汽车、海信电视、嘉陵摩托、海尔冰箱等。这些性价比高的中国品牌产品在非洲大陆,特别是低端消费者中备受青睐。
随着大量刻有“中国制造”的商品进入非洲这个一度“被遗忘的大陆”,非洲人对中国产品和中国人有了更多了解。许多非洲人,特别是普通百姓,对中国的印象已经从10年前的“盛产功夫高手”变成现在的“盛产物美价廉的产品”。
不过,由于过去追求低价,一些输往非洲的中国产品忽略了应有的质量,“中国制造”在某些地区一度成为廉价、劣质商品的代名词。
非洲的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文具、纺织品、电池、化妆品、小家电等,这些物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引起当地人民的不满情绪。
从东非的肯尼亚到西非的尼日利亚,从北非的埃及到南非的津巴布韦,非洲人反映中国商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材质差、寿命短,仿冒国际名牌。有的非洲人将一些中国的鞋子和裙子戏称为“一周鞋”和“三月裙”。电源接线板不通电、方便面调料只有一小包盐、水龙头用不了多久就漏水……这样的问题经常让“中国制造”蒙羞。
在肯尼亚最大的N akum att连锁超市购物的报社编辑詹尼斯·阿桑德说:“虽然便宜,但中国货质量不如欧洲货,而且有的中国产品说明我看不懂,上面的英语很蹩脚,所以我尽量不买中国货。”
笔者了解到,在部分非洲市场上的“中国制造”质量差,主要是因为一些中国企业、中国商贩抱着“非洲人穷,只配用次品”的心态,还认为非洲落后,国家法制体系不健全,有漏洞可钻,因此将价低质次的产品运到非洲牟利。一些非洲商人如今也学会从中国进便宜货,来非洲贩卖,使得品质较差的商品流向非洲。
非洲有8.6亿人口,因此消费市场非常庞大。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5%,因为拥有石油,非洲的经济和消费水平正在快速增长。
不过,非洲还有句谚语:聋子不会去卖拐杖的店铺。意思是没有人会去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中国制造”除了保持价格优势、并不断提高品质外,在进入非洲市场前,还应进行市场调研,顺应非洲市场规律,不能凭空想象。
比如,有人猜想地处东非的肯尼亚肯定天气炎热,因此短裤一定有销路。其实,肯尼亚因地处高原,四季如春,当地人很少穿着短裤。
再比如,一次笔者从中国带回一些小礼物,让非洲朋友挑选。结果,最有中国特色的京剧脸谱小挂件竟然没人选。后来当地人解释说,因为非洲许多国家迷信原始宗教,脸谱、面具只有在宗教仪式时才使用,非洲人相信它们具有神力,所以不敢随意使用。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案例:在非洲销售的行李箱,往往是较小的更受青睐,因为非洲国家的飞机较小,行李架放不下大行李箱。
此外,许多中国电器在非洲容易烧毁,并不全是质量问题,还因为非洲国家普遍电压不稳,经常停电,电器容易受损,因此需要做特殊处理。
提高自身质量,了解非洲市场。只有知己知彼,“中国制造”才能享誉非洲,造福非洲、得利非洲。(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