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全球复苏分化期的中国政策基调

时间:2010-07-08 10:31   来源:新华网综合

  2010年中国超常规刺激政策的退出方向十分明确地表现在特定的几个环节,即信贷投放正常化、房地产刺激政策退出、地方融资平台规范等

  全球经济目前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剧烈动荡和政策调整期,这一阶段将会是从危机应对到全面持续、稳定复苏的过渡时期。伴随着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的格局与退出政策的分化,全球经济正在步入复苏道路上复杂的一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中国超常规刺激政策的退出方向十分明确地表现在特定的几个环节:即信贷投放正常化、房地产刺激政策退出、地方融资平台规范等。

  总体上可以看出:在全球复苏与退出分化格局下,中国经济增长在政府需求带动下的强劲增长已经在2010年一季度左右陆续达到峰值,在其后逐步进入平稳回落期,未来经济增长将更为平缓;经济增长动力回稳以及物价压力逐步降低,本身代表着经济结构调整将逐渐成为宏观经济的主题。

  在这一特定时期,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危机应对时期汇率政策的逐步正常化,是必然的政策选择。同时,要防止内部退出政策短期内密集出台可能形成的叠加,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避免经济短期内的平稳回调放大成“二次探底”风险。

  消费持续增长将是防止经济“硬着陆”的持续动力。

  从最新数据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7%,继续保持近一年来的增长态势。事实上,2009年金融危机应对期间,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支柱,为实现经济复苏贡献了最重要的份额,从2009年5月份到目前已持续提高3.2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以来,消费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收入提升对消费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危机应对期间的短期刺激政策仍在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长期来看,这种刺激效应会不断释放并减弱。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收入突破3000美元往往是消费升级的临界点,而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看,在人口红利的后期往往也是消费上升速度加快的时期,消费结构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而不断升级,并呈现高层次和多元化消费特征。

  从近十年来的收入分配格局看,中国财政收入与国有企业收入的比重一直处于持续的上升阶段,相反,劳动者工资收入在GDP的占比却一直处于下降过程,目前中国正在启动的收入分配改革将更多在分配中向劳动者倾斜,也为扩大消费提供了支持。

  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看,为适应消费的持续升级过程,未来政府支出方向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的方向不断明朗化,未来一些结构性税收政策需要不断推进来适应这一转变。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