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本期关注 今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理解经济转型的深刻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如何有所作为?本刊特撷取部分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企业一线工作者的思考和实践,相信在全社会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之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路线将日益清晰,步伐也将日趋稳健和高效。
★经济转型有两个含义:一是产业要升级,二是劳动力素质要提高。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目前,中国在经济结构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发达。
★“双向城乡一体化”能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经济转型中要关注民生问题。
厉以宁: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被冠以“厉股份”的称号。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曾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起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著作包括:《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等。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就已提出,为什么推行得相当缓慢,为什么到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风暴冲击以后,我们才痛定思痛,感到经济转型的重要呢?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体,在经济增长阶段内缺少对国际经济前景的正确认识,总认为现在日子好过,何必考虑未来?例如,对广东一些出口导向的企业来说,他们认为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对资源的大量使用,还可以使自己的产品继续保持销路,而一旦国际金融危机来了,国际市场萎缩了,这时候想产业升级、产品调整就困难了。加之,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一般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经济转型的。
尽管广东省在2008年和2009年一再强调要“腾笼换鸟”,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处境困难,为了避免失业大量增长,地方上的一些人对推动经济转型也感到力不从心。
由此可见,我们不但要看到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推行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现在经济回升了,市场活跃了,应该说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
2010年春季,广东出现了招民工难的问题,这说明了两点。第一点,外出农民已经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所出来的那批人,当时他们只考虑收入,只要城里打工的收入比农村收入多,他们就愿意在城里打工。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一代农民工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的对比,他们不只是考虑在城市打工的收入,他们也重视到成本,大家意识到外出打工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为什么?因为对他们来讲,离家出走这就是最大的成本!离开妻子儿女,他们怎么生活,怎么照顾她们?这也是成本。因此,他们宁可选择就近打工,何必到珠三角来呢?这说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另外一点,如果农民出来打工,但技术水平又达不到广东企业的要求,同样广东这边也不需要他。因此可以看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尤其重要的问题。
经济转型有两个含义,一层含义是:产业要升级,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道路。另一个含义是:劳动力素质要提高,要符合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要求。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目前,中国在经济结构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因此就业问题不好解决,内需也因服务消费小而不易扩大。“单向城乡一体化”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缓解,但“双向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更大些。所谓“单向城乡一体化”,是指农村人口进城居住、生活和就业。城乡一体化最终应当是双向的,即不仅农村人口进城,也包括愿意到农村、到山区去生活、工作和投资的城市居民也可以如愿以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乡一体化都是按双向流动处理的。中国迟早也会如此,不过这是城乡一体化第二阶段的事情。
◇经济学家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之所以说“双向城乡一体化”比“单向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大些,这主要因为“单向城乡一体化”只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服务消费,而“双向城乡一体化”还会扩大城市居民在较高层次上的生活、工作和投资所带来的服务消费。对服务消费的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服务供给的相应增加。需求创造供给是一般经济规律。供给创造需求是现代服务业的常见现象,即先由现代服务业提出某些服务项目,然后需求相继被激发出来,进而供给和需求出现相互推动的效应。“双向城乡一体化”之所以能够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正因为它是在较高层次上提高了人们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并相应地增加了服务的供给。
另外,在经济转型中要关注民生问题,这既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经济转型的实施,也符合经济转型本身的目标,因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正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报记者 李金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