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经济运行数据,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2.8%,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均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5个城市是:海口64.3%、三亚58.2%、温州26.1%、金华23.8%、北京21.5%。
估计不少人会说,调控效果存在滞后效应,这些数据并不能反映房价真相。但我们要意识到,尽管最新一轮楼市新政是4月17日推出的,但实际上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楼市调控从2009年12月份就开始了,“国四条”的出台就拉开了这一轮宏观调控的序幕。
把4月份的房价数据放在大的宏观调控背景下来观察,“调控效应滞后”的说法就值得商榷。因为“国四条”之后,又出台了“国十一条”等,土地、金融、税收等调控政策都已发力。也就是说,楼市调控已近半年,但从这几个月统计数据来看,房价高昂的头似乎还没有真正被摁住。
官方数据显示房价继续上扬,而非官方数据却显示房价大跌。据媒体报道,有民间机构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新政出台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降幅近8000元/平米。官方数据显示整个4月北京房价上涨21.5%,而一些机构数据反映的是4月17日之后的北京房价,两者虽然没有可比性,但一涨一跌还是让人一头雾水。
事实上,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各种机构数据,都没有反映出市场真相。统计部门的数据不是统计人员深入一线明察暗访采集所得,而是由开发商填报。显而易见,作为宏观调控重要依据的房价数据倚赖于开发商的诚实是不可靠的。
民间机构统计数据更不靠谱。一方面是这些机构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全面监测房价;另一方面,这些机构多是楼市利益群体的一分子。因此,无论对哪种数据,公众都需要擦亮眼睛。
对北京商品住宅均价下降8000元/平米这一数据,笔者就持怀疑态度。不可否认,受宏观调控影响,房价上涨势头得到了遏制,但选择打折销售的开发商就那么几个,更多开发商要么选择观望要么捂盘不卖,甚至还有变相涨价的,统计显示均价每平米下跌8000元,这真实吗?笔者观察到的4月份房价,依然处于高位并且很坚挺。
况且,宣称打折销售的个别开发商,假打折的嫌疑很大。例如,经媒体调查发现,宣称打响降价头炮的恒大地产,不少项目“打折”后的实价竟比以前更贵。实际上,“假打折”的把戏不仅仅恒大会玩,这是业内通病,用开发商的话说,这是一种销售策略。
在笔者看来,目前出现大肆渲染房价下跌、过早定论楼市新政效果的现象值得警惕,这可能是一种表演,目的在于干扰调控。我们常说的楼市利益集团,并不仅仅指开发商和某些地方政府,当然也包括分享了楼市暴利的各类调查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
不真实的统计数据不但会误导宏观调控,还会误导公众的置业选择。楼市多年调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与决策依据不靠谱、下药不准有关。因此,目前急需要改革官方房价统计方法。值得庆幸的是,国家统计局负责人曾指出,房地产价格的统计应该改进,只是没有明确究竟何时改进。(记者 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