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国际板别成“全球提款机”

时间:2010-03-10 08:30   来源:国际金融报

  建议加快推出国际板的人要回答三个问题:中国股市为什么要推出国际板?推国际板的时机和条件成熟了吗?中国的国际板究竟应该怎么推?遗憾的是,众多呼吁者并没有作出让人满意的答复。相反,打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旗帜,不考虑中国股市的治理现状,强行推出国际板时机尚不成熟。尤其是在股市不解决高溢价发行问题,国际板会成为“全球提款机”。

  抛开“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股市推国际板理由无非三个:第一,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国际板,国际板是一个国际化的元素,是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二,中国的投资者需要国际板,需要更宽的投资渠道;其三,一些跨国企业和想谋图中国市场的境外企业需要中国的国际板,毕竟上市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方式,这样可以推广境外企业的产品顺利进入中国。

  对于这样几个理由,是否能构成推出国际板的因素呢?笔者认为,这些理由未必是中国推国际板的充分条件。

  首先,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仅是由一些国际成分垒砌的“积木”组成?显然不是。一个高效的、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绝对不是拿钢筋水泥和金融大厦来炫耀,更不是简单地在投资者、上市资源和会员之间“拉郎配”。因此,千万别指望国际板让中国股市贴上国际化标贴。“垒积木”式地构建金融中心是一种错误的逻辑,那么以此为借口的理由就更加不成立。

  其次,国内投资者直接参与国际板是最优的选择吗?实际上,中国境内投资者已经通过QDII在变相地参与买卖境外市场的股票,从QDII的实际投资结果来看,这些专业机构赔得一塌糊涂。而境内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对于判断一个境外企业的投资价值、风险控制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显然很难超过QDII这些专业机构。

  第三,中国的国际板能够甄选到高成长企业吗?从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选择标准来看,未必能够选择到一流的国际企业。比如,在中国最有资格称为国际化企业的华为竟然在中国股市上不了市,还有一些“新经济”企业(新浪、搜狐、携程、阿里巴巴等),大多远走他乡到海外上市,从而导致的结果是他们在国内赚钱,却在国外给境外投资者分钱。如果选不到优质、高成长的企业前来上市,则分享境外经济成长性的目标就没法实现,如果让一堆传统产业、缺乏竞争潜力、等待救赎的境外企业前来上市,则中国的国际板岂不成了救苦救难的全球“解放军”?

  第四,境外企业想来融资,我们就一定要满足境外企业的融资需求吗?显然没有这个义务。现在中国股市高溢价、高市盈率发行和中国的储蓄确实让很多境外企业看了眼馋,都想来“圈”一把,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规则来抑制一些公司的恶意圈钱行为,则国际板必然会沦为国际化的“圈钱板”。

  因此,为防止国际板成为“全球提款机”,中国股市应该尽快改善游戏规则,构建国际化、法制化的市场环境,提高监管部门的跨境监管能力,改革当下的官本位监管体制。同时,还应该引入集体诉讼制度,一旦有境外企业圈钱,我们可以采取集体诉讼的方式来追溯赔偿投资者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国内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苏培科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