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又逢新一届的中非合作论坛,本周末温家宝总理将出席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集聚了中非投资界和媒体的视线。这次会议将制订未来三年的中非合作规划,无疑许多投资项目和投资政策的商定成为了关注焦点。
一直以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都享有较好的声誉。但是相比于政府投资项目,民营企业去非洲投资的融资问题却一直是它们茁壮成长的桎梏。概括地说是非洲的银行找不着门,本国的银行找不着路。
在传统的政策性融资方面,有资格获取低息政策性贷款的中国企业有三种融资选择,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的传统的政府对政府交易项目及贸易融资;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资源项目融资以及中非基金提供的政府项目资金支持。由此可见,这些政策融资渠道多数用于支持政府投资项目,而留给民营企业的空间有限。
而国内商业银行对于海外投资的贷款素来谨慎,不仅非洲投资项目的评估比较困难,而且涉及外汇等其他风险,加之是中小民营企业,商业银行通常难以提供实质的资金支持。同样,这些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基本缺乏在非洲贷款的经验。非洲的银行对于给中国企业贷款的经验本身也很缺乏,对于给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则更是空白。
因此,两面缺乏门路的融资困境,成为许多想加入“淘金”潮的中国民营企业之忧。
而这一困境的求解最终还要寄望于政府的行动。政府对于国内贷款机构的引导能力以及对于非洲金融机构的控股权,都可以为这些活跃而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比较直观的做法是鼓励更多的本国银行收购非洲大型银行的股权,这可以间接为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贷款取得便利。通过一次性投入股权,免去了四处开设网点的审批程序和成本。
除了与非洲的金融机构合作,本国金融机构网点铺设的跟进,能够较为扎实的提供为中国企业融资的服务基础。多年以前,外国商业银行进驻中国,很多是为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它们对于本国企业的熟悉以及本国企业对母国银行的信任,是很多当地金融机构所无法取代的。至今许多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依然习惯从这些外资银行贷款或寻求更多的资金服务。
一些在非洲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小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或者细分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所需的资金更倾向于股权投资。因此引导国内风险投资资金有效地投往非洲,亦可为国内的风投提供新的方向。
现今中国企业去非洲的投资热,与当年外资企业来中国有相似之处。而不同之处在于,当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粮草先行”,为更多的外资企业到中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和便利。同样在今天,国内的金融机构在非洲,也需要快速跟进。